白粉病是豌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发生。病株叶片由下向上逐层枯黄,提前衰老,豆荚产量大幅降低,品质变劣。发病轻的田块产量损失10%~30%,发病严重的更达40%以上。

[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面产生圆形微小白粉状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粉斑,可相互连接,遍布全叶,叶背呈现褐色或紫色斑块。后期病斑颜色由白色转为灰白色,叶片枯黄脱落。老蔓和豆荚上也出现白色粉斑,致使茎蔓枯黄,豆英变小,干枯。病斑上的白色粉状物为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想子,有此地方后期病斑上出现微小的黑色点状物,为病原菌的团囊壳。

[防治方法]防治白粉病首先应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还要搞好田间卫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要避免寄主作物接茬种植或间作套种。播种无病种子,或用种子重量0.3%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棚室栽培要通风降湿和增加光照,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防植株因缺水而降低抗病性。开花结荚后及时追肥。可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杭株早衰。

发病初期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43%戊唑醇(菌力克)悬浮剂6000~80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哇(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30%氟菌唑(特福灵)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3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3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棚室粉尘法施药可用5%加瑞农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药1kg。发病初期可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667平方米用药200~250g。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秀莲

[原创]豌豆白粉病

图文简介

白粉病是豌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发生。病株叶片由下向上逐层枯黄,提前衰老,豆荚产量大幅降低,品质变劣。发病轻的田块产量损失10%~30%,发病严重的更达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