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分布广泛、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均有发生。重病田在小麦抽穗前后,大量病株死亡、未死的病株。灌浆不满,千位重显著下降,对产量影响极大。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泛,除小麦外,还有大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亚麻、大豆、花生等。

(一)[症状]

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按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大扩展至茎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1~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造成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图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病部的叶鞘及茎杆之间,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空气潮湿时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至黄褐色霉状小团,后逐渐变褐:形成圆形或近圆形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

(二)[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适时适量播种,不要过早播种或播量过大。

③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和及时中耕,促使麦苗健壮生长和创造不利于纹枯病发生的条件。

④药剂防治于小麦拔节后每667平方米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ml或15%粉锈宁粉剂65~100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g,兑水60~75kg喷雾(注意尽量将药液喷到麦株茎基部)。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秀莲

[原创]小麦纹枯病

图文简介

小麦纹枯病分布广泛、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均有发生。重病田在小麦抽穗前后,大量病株死亡、未死的病株。灌浆不满,千位重显著下降,对产量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