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藏条件

分级前和长期储藏前将薯块在10~15℃左右的温度下预贮2~3周,预贮场所要宽敞和通风条件好。刚收获的马铃薯堆高不宜超过2m,商品薯要放在暗处,避免见光变绿。在薯皮老化和薯块伤口愈合前应避免分级和运输。预贮后别除损伤的薯块和石头,清除烂薯、病薯和虫咬薯。

2.分类储藏

商品薯要在黑暗条件下储藏,若要长期安全储藏,需要2~4℃的低温、相对湿度在85%~90%;种薯必须与商品薯分别储藏,以免病虫害侵染和机械混杂,若长期储藏,温度在2~4℃,相对湿度在85%~90%储藏一个较长的时期,若种薯没有条件低温储藏,应在散射光下储藏,尤其是南方或西南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一般采用散射光架藏。

3.储藏窖消毒

新薯入窖前必须把老窖打扫干净,并用喷酒化学药剂消毒灭菌。

4.控制堆高

地下或半地下窖堆放时,不耐藏的、易发芽的品种堆高为0.5~lm;耐储藏、休眠期中等的品种堆高1.5~2m;耐储藏、休眠期长的品种堆高2~3m,最高不超过3m。但储藏量不能超过全库容积的2/3,最好为1/2左右。

调节温度

地下或半地下常温库储藏时,初期加强空气流通,降低薯堆温度,防止薯堆过热;储藏中期防止外面冷空气进人库内使薯块受冻;储藏后期,即开春后,应防止外界热空气进入库内而增高库内温度,使块茎发芽。

6.控制湿度

储藏初期库内湿度较大,储藏中后期因库内温度下降,在薯堆上层易出现凝结的小水滴,使库内湿度过大而发生烂窖和早期发芽。在利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储藏库内,要通过库门、气眼换气的办法来调节和控制湿度。另外在库温降低时,在薯堆顶部覆盖一层干草或麻袋片等,吸收薯堆内放出的潮气,在防止上层薯块霉烂,同时防冻。

7.通风换气

储藏过程中,必须及时排出二氧化碳,以免引起黑心、降低种薯发芽率、人进库检查时不安全。应尽量减短制冷成通风时间,每天降温一般在0.5~1℃,在空气湿度较小的地区,储藏库内应有与通风设备相连的加湿设备。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秀莲

[原创]马铃薯安全储藏管理

图文简介

商品薯要放在暗处,避免见光变绿。在薯皮老化和薯块伤口愈合前应避免分级和运输。预贮后别除损伤的薯块和石头,清除烂薯、病薯和虫咬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