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旋花科,甘薯属,可以为人体提供均衡的营养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定为冠军蔬菜,且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以甘薯为原料可制成富含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的甘薯原汁饮料。实际生产中酶促褐变严重影响产品的感观质量,通过采用微波和添加不同酶抑制剂灭酶,得出最佳抗褐变的工艺条件。

1. 材料与设备

(1)材料与试剂   柠檬酸、草酸、维生素C、L -半胱氨酸、植酸等均为化学纯。

(2)仪器与设备   WP700(21)型微波炉,由格兰仕微波炉电器有限公司生产;SS230-A型多功能食物搅拌器,由顺德市方胜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生产;TDL-5-A型离心机,由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生产;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生产;电子分析天平,由北京奥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

2. 工艺流程

甘薯原料→清洗→去皮破碎(规格为3 mm~5 mm的方块)→浸泡(甘薯与褐变抑制剂溶液质量比为1∶5)→微波灭酶→打浆→过滤离心→上清液→测量。

3. 数据测定

(1)褐变指数测定波长的确定   取2份甘薯试样20 g,1份未经褐变抑制处理直接加100 mL水打浆,1份加0.40%的柠檬酸溶液100 g浸泡3 小时进行处理,再用中高火微波(600 W)灭酶60秒,然后分别在4 000 转/分钟的转速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在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390 nm~780 nm范围内分别扫描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图谱,确定最适测定波长。

(2)褐变抑制浸泡时间的确定   取30份甘薯试样20 g,加入柠檬酸(0.40%)、草酸(0.40%)、维生素C(0.03%)、L -半胱氨酸(0.04%)、植酸(0.02%)溶液100 g,分别浸泡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再用中高火微波灭酶60秒,然后分别在4 000 转/分钟的转速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42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3)微波灭酶条件的确定   取15份甘薯试样20 g,加0.40%的柠檬酸溶液100 g浸泡3小时,分别在350 W、490 W、700 W 的条件下处理20秒、40秒、60秒、80秒、100秒,然后分别在    4 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42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4)柠檬酸对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  取6份甘薯试样20 g,分别加0.10%、0.20%、0.30%、0.40%、0.50%、0.60%的柠檬酸溶液浸泡3小时,再用中高火微波灭酶60秒,然后分别在  4 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42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5)对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   取6份甘薯试样20 g,分别加0.01%、0.02%、0.03%、0.04%、0.05%、0.06%的维生素C溶液浸泡3小时,再用中高火微波灭酶60秒,然后分别在4 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42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6)植酸对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   取6份甘薯试样20 g,分别加0.010%、0.015%、0.020%、0.025%、0.030%、0.035%的植酸溶液浸泡3小时,再用中高火微波灭酶60秒,然后分别在4 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42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

(7)最佳褐变抑制条件的确定   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数据,选择适当的水平做正交试验,进而得到最佳褐变抑制条件。

4. 结果分析

(1)褐变指数测定波长的确定   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甘薯的褐变程度越深,其吸光度越大,所以褐变指数可以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大小来衡量。在390 nm~780 nm可见光范围内,甘薯褐变抑制前后的吸光度都是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在420 nm处其下降趋势最明显,因此褐变指数采用420 nm处的吸光度来测量。

(2)褐变抑制浸泡时间的确定   褐变抑制剂浸泡时间在1小时~ 3小时,吸光度呈下降趋势,说明褐变抑制效果呈上升趋势,而当大于3小时时,吸光度下降趋于平缓,已基本达到抑制效果,因此各褐变抑制剂的最佳浸泡时间选为3小时。

(3)微波灭酶条件的确定   采用350 W时,吸光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小;490 W时,在20秒~80秒,吸光度逐渐降低,而100秒时吸光度却增大,这一现象主要是加热过度导致液体黏度增加,呈半固体状态,影响吸光度的测量;700 W时,在20秒~ 60秒,吸光度逐渐降低,而80秒~ 100秒时吸光度却增大,原因同上。据此,3种功率下的最佳褐变抑制条件为350 W、100秒,吸光度为0.498;490 W、80秒,吸光度为0.456;700 W、60秒,吸光度为0.451。综合褐变抑制效果和节省能源的因素,选择490 W、80秒,吸光度为0.456,又由于490 W、60秒时的吸光度为0.458,褐变抑制效果基本与490 W、80秒相近,所以选择微波灭酶的条件为490 W、60秒。

(4)柠檬酸对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  柠檬酸质量分数在0.10%~0.40%时,吸光度降低趋势明显,说明褐变程度越来越小,褐变抑制效果越来越好,而当柠檬酸用量大于0.40%时,吸光度下降趋势不明显,说明0.40%的柠檬酸已基本达到抑制效果,所以综合考虑成本选择柠檬酸的最适添加量为0.40%,此时的吸光度为0.422。

(5)维生素C对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   当维生素C用量为0.01%~0.03%时,吸光度明显下降,当用量为0.04%~0.05%时,下降趋势不明显,当用量为0.06%时,吸光度稍有上升,这可能是由于维生素C过量,多余的维生素C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易与氨基酸反应,产生非酶褐变,导致褐变加深。

因此,最适用量是维生素C全部用来作用于多酚氧化酶,产生最佳的褐变控制效果。添加量过高或过低,效果都不理想。因此,采用维生素C的最适添加量为0.03%,此时的吸光度为0.534。

(6)植酸对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效果的影响   当植酸用量在0.010%~0.020%时,吸光度下降趋势十分明显,但当植酸用量大于0.020%时,曲线趋于平缓,所以在用量为0.020%时,吸光度最小,褐变抑制效果最好,因此选用植酸的最适用量为0.020%,此时的吸光度为0.842。

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综合选取柠檬酸、维生素C、植酸用量做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进而得到最佳的褐变抑制条件。甘薯饮料褐变抑制条件的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维生素C用量> 植酸用量>柠檬酸用量,最佳褐变抑制条件是柠檬酸用量为0.40%、维生素C用量为0.035%、植酸用量为0.020%。根据正交试验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得到的甘薯汁在42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为0.289,可保证甘薯饮料的色泽品质。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农产品加工杂志社总编 张成龙

[原创]甘薯饮料的抑制褐变工艺

图文简介

甘薯,旋花科,甘薯属,可以为人体提供均衡的营养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定为冠军蔬菜,且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实际生产中酶促褐变严重影响产品的感观质量,通过采用微波和添加不同酶抑制剂灭酶,得出最佳抗褐变的工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