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冷凉,无霜期为115天,昼夜温差大,年均降雨量430mm左右,且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土壤较贫瘠。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适宜油料作物的种植。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全区的油料作物由单一的胡麻种植到胡麻、油葵并重。全区粮油作物种植面积8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0万亩,油料面积占粮油总播面积的23%左右,依据长期从事油料种植生产的经验,结合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油料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一、胡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1、晋亚7号

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原代号8777-24-3,1995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亚7号。

特征特性:株高68厘米,工艺长度45~50厘米,属油、纤两用品种,主茎上部分枝多而松散,花兰色,梅花状,单株平均结果19个,每果着籽8粒左右,籽粒褐色,千粒重6.8克左右。生育期95天,中熟品种,苗期生长较缓,后期生长快,开花期集中,灌浆快,落黄好,成株期萎蔫病发病率1.3%,达高抗水平。含油率达40.71%。

产量表现:1993-1994年两年在神池、平鲁、右玉等15点直接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5.6公斤,比对照晋亚6号增产15.1%,是我区目前种植的主干品种。

适应地区:适宜山西省及类似生态区的胡麻产区种植。

2、晋亚8号

品种来源: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选成。199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由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68厘米左右,工艺长度40-55厘米,属油、纤两用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单株平均结果20个左右,千粒重6.5克左右。该品系高抗萎蔫病、抗倒伏、抗白粉病,经内蒙古农科院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含油率为40.80%。经农业部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α-亚麻酸含量49.94%。

产量表现:全国联合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2公斤,比对照陇亚7号增产12.5%。居8个参试品种之首位。省生产试验,20个点次平均亩产78.1千克,比对照晋亚6号增产10.93%。

适应地区:适宜山西省及类似生态区的胡麻产区种植。

(二)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1选地:胡麻种植区域环境质量符合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187“无公害农产品空气、灌溉水、环境质量指标”,地块较平整,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松紧度适宜,宜耕期长,养分含量高,比例协调的土地。

1.2合理轮作:胡麻不宜连作,否则容易过多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引起养分失衡,同时也会导致病虫草害严重发生,造成产量降低甚至绝收。胡麻合理轮作,能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高地力,使胡麻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分枝及蒴果数增多,提高产量。因此,种植胡麻选择前茬为马铃薯、莜麦、豆类等的地块。

1.3整地:胡麻籽粒较小,顶土力较弱,应实行秋季深耕或春浅耕,根据垧情,灵活选用耕作时间及技术,一般秋季前茬作物收割后立即进行秋深耕,要求15~20cm深。春季为防止蒸发跑墒,待早春土壤表层解冻时进行顶凌耙耱。只有深耕浅耕相结合,耕耙压耱相结合,才能使田地达到上实下虚,地面平整,土块细碎。

1.4施肥:播种前结合春浅耕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

1.5选种:选用当前已推广的抗病、丰产的优良品种,东南乡选用需肥水较多,产量相对较高的“晋亚8号”品种,西北乡选用适应性强的“晋亚7号”品种。

1.6种子处理:播前进行筛选,消除杂质、秕粒和受潮变质的种子,选择籽粒饱满、光泽度好、无病的种子,并做发芽试验,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将选好的种子播前在日光下摊晒3~5天,可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为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播种前要用相当于种子量0.2%异硫磷或1%的辛硫磷乳油,加相当于药液2%的水拌种或直接使用包衣种子。

2、播种

2.1播期:4月25日~5月18日为最适播期。

2.2播量:亩播量4公斤,亩保苗25~30万株。

2.3播种方式:采用机条播,播深2.5~3厘米,如果垧情较差,覆土可稍深些,但不宜超过4厘米,否则会严重影响出苗率。

3、田间管理

3.1枞型期中耕:胡麻苗高5~8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要浅,约3厘米左右,达到松土、提温、保垧、除草的目的,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3.2现蕾前中耕:在现蕾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可略深些,约6厘米左右,达到培土拢苗,松土除草的目的,促进胡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3.3追肥:在枞型末期至现蕾期根据胡麻长势选择雨前追施尿素5~7.5公斤。

4、病虫害防治

在平鲁区胡麻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枯萎病和锈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亚麻细卷蛾、黏虫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原则,如发现有病虫的发生,应及时防治。

4.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平衡施肥,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数量。

4.2防治地下害虫:地老虎、金龟子、蝼蛄等地下害虫发生时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利用蝼蛄的趋粪性在田间堆粪放药毒杀。

4.3病害防治:立枯病和枯萎病发病初期喷洒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锈病发生初期喷洒20%萎锈灵乳油400~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4.4虫害防治:蚜虫发生时利用白板或黄板诱捕,或喷高效氯氰菊酯防治;亚麻细卷蛾发生时用10%氟氯菊酯5000倍液喷施2~3次(间隔7~16天);也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黏虫发生时采取挖沟封锁:在黏虫尚未扩散迁移之前,在胡麻田周围挖一条宽0.3~0.5米、深0.3~0.4米、沟壁陡直的防虫沟,沟内撒入一些杀虫剂(如5%辛硫磷颗粒剂等),也可用50%至75%辛硫磷乳油400倍液药杀幼虫。

5、收获

5.1收获期:胡麻收获的适期为黄熟期,即当85%的蒴果和茎秆变黄,下部叶子脱落,种子变硬时进行收获;

5.2收获方式:坡地等不适宜机械操作的地区,采用人工收割。连片大规模种植的可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收获。

二、向日葵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1.SH363

品种来源:由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2011年经甘肃省农业厅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登记。

特征特性: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190~260cm,叶片数量37片左右,大小适中,叶片平展。平均盘径19~21cm,单盘结实粒数670~790粒,千粒重170~180克,单盘粒重126~134克。籽粒长锥形,粒色黑色白边有不规则条纹,粒长,皮薄、仁大、酥脆,商品性极好。本品种适应性强,耐旱、耐涝、对霜霉病、黄萎病高抗。

产量表现:2008-2010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346.8公斤,在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39.9公斤。

适应地区:适宜山西省及类似生态区的向日葵产区种植。

2.SH361

品种来源:由北京三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2015年经全国向日葵花生芝麻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

特征特性: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190~220cm,叶片数量37片左右,大小适中,叶片平展。平均盘径23~25cm,单盘结实粒数800~880粒,千粒重180克左右,单盘粒重180克左右。籽粒长锥形,籽粒灰黑底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口感香甜,商品性好。本品种适应性强,高抗列当。

产量表现:2011-2012年甘肃省向日葵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252.5公斤,201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87.5公斤。

适应地区:适宜山西省及类似生态区的向日葵产区种植。

(二)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1选地:向日葵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只要不是低洼、盐碱太重的地块都可种植,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

1.2轮作倒茬:向日葵前茬应选择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周期应在4年以上,绝不能重茬、迎茬。重茬为病虫草创造了孳生繁殖机会,使其扩大蔓延,连作田病害严重,植株矮小,花盘小,易早衰,空秕粒多,可减产5~20%。菌核病发生严重地区,向日葵不能种植在豆茬上,以防止交叉感染,造成减产。

1.3秋整地、覆膜:秋季雨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深翻整地,抢墒覆膜。铺膜质量要达到地膜与地面结合紧密,有破损地方用土盖严且每隔5~10米左右横向打一条土带,防止刮风时将地膜破坏。覆膜前要施足底肥,以满足第二年种植向日葵的养分需求。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亩施复合肥30~40公斤。同时喷施氟乐灵100~150ml/亩,进行杂草土壤处理,防止杂草生长。

1.4种子处理:点种前种子必须进行药剂拌种,用55%甲拌磷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可以防治种子带菌和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也可直接选用包衣种子。

2、播种

2.1播期:土壤表层10厘米温度连续5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但需考虑使向日葵开花授粉时错过雨季,且向日葵的成熟不受初霜冻的影响。在我区最适播期是5月10日~6月1日。

2.2播量:每亩用种量为400~500克。

2.3播种方式:平地采用机械点播,坡地采用人工点播。种植方式为大小行播种,大行80cm,小行50cm ,株距45cm,亩留苗2200株左右。人工点播每穴点籽按照1-2-1粒进行,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播种深度为3~5cm。

3、田间管理

3.1除草掏苗:出苗后对杂草仍较严重的区域,可在出苗后一定时期用除草剂草甘膦或百草枯进行一次机械定向叶面防除。在出苗时对于苗孔错位的及时进行放苗,在幼苗1-2对真叶时及时进行间定苗。在3-4片真叶时人工锄草,及时在膜上撒土压膜,使地膜紧贴地面,另外在现蕾前15天左右进行一次人工锄草工作。

3.2肥水管理:向日葵对肥料的吸收前期较少,后期较多。春播向日葵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追肥。播种时没施基肥的,可在7~8对真叶时开沟追施氮钾肥,亩施碳酸氢铵25公斤,或尿素8公斤加氯化钾15公斤。向日葵生长前期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强,宜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地表积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烂根死亡。在现蕾至开花前,如遇到旱情,应及时浇水。

3.3打杈、打叶:有些品种在花盘形成期,中上部的腋芽会长出分枝,虽然也能长出花盘,但通常花盘小,籽粒不饱满,还会影响到主茎花盘的发育。要及时摘除分枝,促进主茎花盘的生长。对于叶片有病斑发生的,以及下部的老叶、黄叶要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

3.4 人工授粉:向日葵属异花授粉作物,大面积种植一般采用放养蜜蜂授粉,4~5亩需放养1箱蜜蜂。没有蜂源的地块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具体做法为:在开花授粉期,将相邻的一对花盘对在一起相互轻按,每隔2-3天进行一次,一般2~3次。每次授粉时间在早晨露水干后的上午9~12时或下午3~6时。

4、病虫害防治

4.1苗期虫害防治:向日葵苗期虫害主要是金龟子、地老虎和象鼻虫。防治金龟子、地老虎的方法是撒毒土,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公斤,掺入40~60公斤细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防治象鼻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功夫菊酯1000倍液喷雾防治。

4.2病害防治:病害重点是菌核病和黑斑病。菌核病又称烂盘病,在幼苗至开花期都能发病,黑斑病在叶、叶柄和茎上形成黑斑。防治方法:①合理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四年以上轮作倒茬。②发现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运到田外集中销毁。③使用杀菌剂,如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的菌核净或8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4.3防治钻心虫:钻心虫是危害向日葵的主要害虫。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地边的杂草,减少虫害产卵场所。②化学药剂防治,用2.5%功夫菊酯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钻心虫发生较重的可在现蕾期和开花授粉后用菊酯类农药等杀虫剂喷雾两次进行防治,注意在始花至终花期内15天内不能喷药,以免杀死蜜蜂造成授粉不良。

5、收获

5.1收获时期:当向日葵盘面变黄,茎杆黄色,舌状花脱落,种子壳坚硬,即可收获。

5.2收获方式:收获时不需连株收割,只需将头削掉,收获后立即将收获的葵花盘摊开,晴天凉晒 2-3天后种子含水量降低,体积缩小,花盘上容易脱粒,用木棒或脱粒机脱粒,脱下来的种子应晒干,风选,防止发热变质。再用精选机进行筛选,筛选后将向日葵装袋贮存。


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原创]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油料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图文简介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冷凉,无霜期为115天,昼夜温差大,年均降雨量430mm左右,且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土壤较贫瘠。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适宜油料作物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