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平川区平遥、祁县一带,是传统的花生种植区。由于品种老化、新技术更新慢,常年单产只有3450~3600公斤/公顷。为了提高花生生产水平,近年来,我们开展以优质品种、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花生综合丰产技术推广项目,2008年单产水平达到4000公斤/公顷,比过去提高了11.1%~15.9%。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1.1选地:花生是深根系作物,适宜在沙土或壤土栽培种植。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通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比较向阳的地块,不要选择下湿盐碱地或土质粘重的垆土地。

1.2整地:花生地要普遍进行秋耕,深度20~25厘米,耕后及时耙耢。翌年早春顶凌耙耱,蓄水保墒。播种前,精细整地,达到“田面平整,土绒土碎”的要求。

2.施肥、覆盖、播种

2.1科学施肥。要根据土壤的氮、磷、钾、有机质含量,进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一般中等地力,要求每公顷施农家肥45000~60000公斤、尿素150~200公斤、过磷酸钙500~750公斤、硫酸钾180~240公斤。农家肥要经过充分沤制发酵后,再施入。

2.2化学除草。花生覆盖地膜后,不便中耕除草,因此,盖膜前必须喷施除草剂,否则杂草滋生,不仅降低盖膜效果,而且也大幅度降低花生产量。常用的除草剂是拉索,拉索对单子叶杂草防效高,对双子叶杂草也有一定效果,是芽前使用的除草剂。每公顷用48%的拉索乳油2~3公斤,兑水750~1100公斤,搅拌均匀后,喷洒在地里。

2.3地膜覆盖。要求起垄覆盖种植,垄高10~15厘米,垄宽70厘米,垄顶要平,沟宽30厘米。早春整好地后,选用厚度为0.007~0.008毫米的无色透明微膜进行覆盖,一膜两行,将地膜紧贴地面,两边宽度各10厘米,用土压严压实。

2.4选用优种。适宜晋中市平川区种植的花生高产品种有“鲁花14号”、“晋花4号”“天府10号”等,农家种“老鼠嘴”也有一定面积。

2.5播种技术

2.5.1种子处理:花生种子要“一选三拌”。“一选”即精选种子,去掉秕粒、小粒、霉变粒、不完全粒。“三拌”即拌杀虫剂、拌杀菌剂、拌肥料;每50公斤种子,用辛流磷乳油150克拌种防虫;每50公斤种子,用多菌灵200克拌种杀菌;每50公斤种子,用250克磷酸二氢钾拌种促壮。

2.5.2播期。当5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2~15℃时打孔播种(在晋中平川区一般为4月中下旬),打孔直径2厘米左右。

2.5.3播种深度:花生播种深度一般为沙壤土4~5厘米,中壤地3~4厘米,打孔播种后用土封严,以防跑墒。

2.5.4种植密度:一穴播种两粒,按照行距50厘米、穴距16.7厘米、一穴双株留苗,每公顷留苗12万穴、24万株。

3.田间管理

3.1查苗护膜:对先盖后种的地块,如遇大风要及时检查,盖好被风揭开的地膜,用土封严破损处。

3.2打孔放苗:先播种后覆盖的地块,当花生苗2~3片叶时要及时放苗。放苗前先在微膜上开个小口,通风降温,锻炼三四天,然后放苗出膜。

3.3清棵蹲苗:当花生出苗后,立即把幼苗周围的土扒开,使第一对侧枝的两片叶子外露,清棵能促进果多果饱。  

3.4叶面喷肥:如果幼苗缺肥时,在花生五六片真叶时,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3公斤、尿素15公斤,兑水580公斤喷雾,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3.5调节生长:在高水肥地块,如果花生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出现徒长现象,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安,喷施浓度以0.05%~0.1%为宜,每公顷喷600公斤,控制花生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其多结果、结饱果。

3.6浇水追肥:在花生果针期,如果天旱无雨、耕层50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应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100~150公斤,浇水时应当顺畦沟缓慢浸润,浇匀、浇透,避免大水漫灌。

4. 防治缺铁黄化症

晋中平川区,7~8月是降水比较集中的季节,也是花生生长旺盛的时期,此时,容易发生缺铁黄化症。

4.1症状 花生缺铁时,首先表现为上部嫩叶失绿,而下部老叶以及叶脉仍然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叶脉失绿,进而黄化,上部新叶变白,出现褐斑坏死,干枯脱落等。

4.2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缺铁黄化症,一般用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5~7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花生叶片比较光滑,在溶液中加入0.1%的中性洗衣粉,可使溶液较好地附着在叶片上,提高喷施效果。

5病虫害防治

5.1花生叶斑病

5.1.1为害症状。花生叶斑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托叶,茎部也受其害。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①褐斑病。多发生在叶的正面,病斑为黄褐色或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4~10毫米。病斑的周围有一清晰的黄色晕圈,似青蛙眼,叶背颜色变浅,无黄色晕圈。有时在病斑上产生灰白色的霉状物。在茎、叶柄和果针上形成椭圆形病斑,暗褐色,稍凹陷。②黑斑病。发生比褐斑病晚,病斑小而圆,暗褐色或黑褐色,直径1~6毫米。病斑边缘较褐斑病整齐,无黄色晕圈或不明显。叶背着生许多黑色颗粒点,排列成同心轮纹,其上着生成丛的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1.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 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随后进行耕翻,将剩余病残体翻入土中,加速腐烂,减少菌源;②重病地块应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③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提高抗病力。④化学防治 始花期进行田间五点取样,调查病叶率,当田间病叶率达到10%~15%时开始施药:每隔半月施药一次,连续防治三次,可获满意效果。常用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病害严重时,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5.2花生锈病

5.2.1为害症状。叶片染病时,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淡黄色病斑,后扩大为淡红色突起斑,表皮破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夏孢子。下部叶片先发病,渐向上扩展。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后,很快变黄干枯,似火烧状。叶柄、托叶、茎、果柄和果壳染病时,夏孢子堆与叶上相似,椭圆形,但果壳上数量较少。

5.2.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调节播期,合理密植,精心管理,增施磷钾肥,清除病蔓。③发病初期喷洒95%敌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3花生叶蝉

5.3.1为害症状。成虫、若虫均可造成危害,以其刺吸式口器刺吸叶片和嫩芽梢汁液,致叶面密布针头状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全叶呈失绿苍白,易早落,芽梢萎缩,植株生长受阻。

5.3.2防治方法。①冬春清除田边杂草,必要时往地面及草丛中喷药,减少虫源。②加强调查,在虫子发生高峰前及初龄若虫期及早喷药灭杀。可喷施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喷2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5.4花生蓟马

5.4.1为害症状。花生蓟马个体细微,体长约1.3毫米,加上它们有较强的隐蔽习性,大都成群地聚集在花生未张开的复叶内,以锉吸式口器锉破花生嫩叶和花器,吸取汁液,叶片被害处呈黄褐色凸起小斑,被害较重的叶片,则变狭变小,或卷曲、皱缩,甚至凋萎脱落,严重影响花生的长势及产量。

5.4.2防治方法。花生蓟马首选的杀虫剂是18%杀虫双水剂,每公顷用1.5~3公斤兑水750公斤喷雾。

5.5花生蚜虫

5.5.1为害症状。在苗期,蚜虫危害花生嫩茎、叶片,吸食作物的汁液。花生开花后,蚜虫多聚集在花萼管和果针上为害,使花生植株矮小,叶片卷缩,影响开花下针和正常结实。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达50%~60%。蚜虫还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有时造成严重的病毒病害。

5.5.2防治方法。每公顷用70%艾美乐25克加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克兑水750公斤喷雾;或用10%吡虫啉粉剂250克加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克兑水750公斤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40克,兑水配成2000倍液均匀喷雾。

6.适时收获

当植株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脱落、茎色变黄、多数荚果已经饱满成熟时及时收获。如果收获过迟,虽然后期荚果还能增重,但早期已熟果子房柄易断落、荚果落在土壤里,往往得不偿失。收获后将荚果晾晒7~10天,待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时,入仓收藏。同时,在花生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残膜。


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

[原创]山西省晋中平川区花生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图文简介

本文从选地整地、科学施肥、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缺铁黄化症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方面总结了晋中平川区花生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供农技推广工作者和农民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