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花心经

1、土壤

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5.5~6.5的酸性土壤。

2、温度

杜鹃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气温超过30℃或低于5℃时生长停滞。在20℃左右生长最旺盛,30℃以上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3、光照

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夏秋季应适当遮光。春季在出室前到开花前宜多见阳光。

4、水分、湿度

春季见盆土微干即浇,夏季每日需浇足1次水,秋季盆土宜稍干,冬季控制浇水,提高抗寒性。

二、护花常识

1、施肥

进入盛夏后要停止施肥,使其安全越夏并有利于花芽分化;在花芽分化与孕蕾期应每隔10天左右施1次磷肥为主的肥料;在生长期要注意薄肥勤施;开花前一个月施1~2次磷肥,开花后施1~2次混合肥料。一般10月份以后生长基本停止,就不再施肥。

2、修剪

杜鹃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借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杜鹃生长较缓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长,只在花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

3、换盆

盆栽每2年换土1次,盆土可用泥炭土、腐殖土、锯末等混合而成。

4、繁殖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繁殖。常绿杜鹃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亦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气温15℃~20℃时,约20天出苗。扦插繁殖一般于5~6月间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后遮阴,在温度25℃左右的条件下,1个月即可生根。嫁接繁殖采用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时间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鹃,成活率达90%以上。

5、越冬

杜鹃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冬季若气温过低,一定要将其移入室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为最佳。如果长期在0℃以下就会冻死。

6、病虫害

主要有叶斑病和粘叶虫。叶斑病需要在5月至8月下旬每隔2周喷施1次70%硫菌灵1000倍液或20%三唑酮4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粘叶虫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20%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20%氰戊菊酯2000倍液等喷杀幼虫。


编辑:石慧芳

审核专家:太原市晋祠公园高级园林工程师 谷瑞芳

[原创]杜鹃花的种养技术

图文简介

杜鹃花的种养心经及护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