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就要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率。这其中采取的措施除了加强预防和治疗外,断乳仔猪的营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充分掌握断乳仔猪的生理机能,并提供健康合理的日粮才是降低营养性仔猪腹泻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配制日粮

断奶仔猪的饲粮配制应符合断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除营养要满足其需求外,适口性和消化性也要高。蛋白质可选品质好的动物蛋白如鱼粉、血清粉和血浆蛋白粉等,而少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同时,日粮中合理的粗纤维,对仔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反而会导致腹泻的发生。

二、添加乳化剂

乳化剂可以使日粮中的脂溶性物质发生乳化,从而便于被仔猪体内的脂肪酶消化。研究表明,胆汁酸的添加不仅可以起到乳化剂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活脂肪酶,增强脂肪酶活性,促进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同时,胆汁酸主动和脂肪酸结合形成胆汁酸-脂肪酸复合物,被小肠绒毛膜识别后,进入绒毛膜内部,完成脂肪的吸收过程。这样,外源性胆汁酸的加入,既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脂肪的利用率,又使得肝脏和胆囊受到的压力降低,起到保肝护胆的目的。

三、添加益生菌

益生菌的添加,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使得有益菌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益生菌在肠道中的产物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发生率。

四、其他

为了更好地降低断乳仔猪腹泻,除了采取上述步骤外,断奶前充分补饲和改变断乳仔猪的饲喂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饲喂时尽量采用少喂多饲和湿喂熟料的方式,以减轻饲料的变化对动物肠道的影响。

五、一例流行性腹泻病例

近3年来,新生仔猪腹泻性疾病困扰着国内某些猪场,成为断奶前仔猪成活率偏低的主要病因之一,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症的发生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有关。下面是一则在临床中成功诊治一例猪流行性腹泻(PED)病例,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概况

某存栏4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基础猪群在2012年11月份两次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产前30~40d相隔10d免疫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空怀或孕前期常规免疫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细小病毒、蓝耳病等疫苗。2013年3月份春耕季节,猪粪运输车频繁进入本场积粪区,其后不久,母猪群、肥猪群开始出现持续的水样腹泻,稍后,产房发现个别预产前7d的母猪开始出现水样腹泻,再后,产房新生仔猪陆续出现腹泻症状,因新生仔猪腹泻后活动能力下降,母猪乳汁泌乳反射在2~3d内丧失而致分泌量剧减。至笔者诊治时,该猪群已发病15d,产房已出现腹泻新生仔猪10d,共22窝,死亡231头,病死率达100%。

(二)新生仔猪症状

新生仔猪发病日龄在3~8日龄间,现场调查发现仔猪或整窝不发病,或整窝在1~2h内全部发病,病仔猪表现为先呕吐、后水样腹泻,病程前期稀便呈黄色夹杂凝乳块,后期呈黄绿或黑色。腹泻6~ 8h后仔猪迅速消瘦,行动时摇摆不定、左右肢交叉负重,部分猪濒死前仍卧地不时自嘴角流出呕吐物,肛门不自主淌出稀便。

(三)病理剖检变化

消瘦,骨骼结构突出,眼球深陷,躯体粘满黄黑色粪污;胃内或有少量凝乳块或空虚充满气体;小肠、结肠内充满清亮或白色奶样液体,其间夹杂白色絮状物。

(四)实验室检查

取10头病死仔猪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物送南京农业大学以RT-PCR或PCR方法检测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病毒,结果PEDV核酸检测阳性率100%,未检测到其他病原。

(五)结果分析

依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结果,初步判断该场哺乳仔猪发生了PED。

(六)防治措施

1.母猪返饲

(1)增殖病毒:取发病初期新生仔猪挤出的稀便,拌料接种20头本场未发生过腹泻的体重30~40kg育肥猪。接种前对被接种猪连续3d、每天两次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接种后48h内只给予少量饲料和充足的饮水,并将其固定于限喂栏中。72h后20头接种猪全部出现呕吐、水样腹泻症状,接取出现腹泻后前3d的水样稀便混合均匀并分装冷冻保存。保存前取少量混合液进行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病毒检测(RT-PCR或PCR),结果PEDV核酸检测阳性,其他病原检测阴性。

(2)母猪返饲:除隔离的距预产期15d的母猪外,其他基础猪群返饲前限料12h,随后将所得肥猪稀便拌入料中,36h内只给予半量饲料,同时连续在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

(3)消毒:母猪全部出现腹泻症状4d后,全群以百胜-30连续饮水消毒14d;全场清洗圈舍、地面消毒,每3d一次;积粪区附近设高压喷枪定时对粪车、清粪工具清洗;积粪区与生产区建立消毒带,靠积粪区一侧使用4~ 5m宽、5~ 10cm厚的火碱消毒带;临近火碱带的近生产区一侧使用含有4%~ 8%火碱水的消毒池。

2.腹泻新生仔猪治疗

(1)给予充足饮水:在教槽料盘加入充足、清凉、含口服补液盐的饮水,腹泻前期人工帮仔猪找到固定点水源。

(2)给予充足营养物质:应定时以市售的新生婴儿奶粉加多维葡萄糖人工哺乳。

(3)发生腹泻的仔猪先使用霉卫宝口服,具体做法如下: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200g霉卫宝+20ml恩诺沙星+2ml阿托品,每头10~ 15ml/头,治愈率达89%。

(4)使用中药组方:对使用霉卫宝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猪,使用中药组方:乌梅、柿蒂、诃子、地榆、姜黄、吴萸、延胡索、黄芪、黄连各3kg,粉碎混匀加烧酒炒至微黑,取少量药粉喷服或对水灌服,每天2~ 3次。3d后全部治愈。

(七)结果与体会

对母猪群返饲36h后,陆续出现腹泻症状,3d内全部出现腹泻症状,病程持续5d后粪便变黏稠,自第1头出现症状至最后1头病愈共持续12d;返饲25d后,产房仔猪腹泻症状减轻,返饲45d后,只有个别窝、个别仔猪出现轻微腹泻现象,说明返饲有一定效果。

对已出现腹泻的猪,采取补液灌服药物及中药调理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根据实际情况和流行规律,显而易见该场PED的发生与春耕季节猪粪运输车频繁进入本场积粪区有关,此前没有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而致PEDV在猪群中大量传播。使用“纯净”的腹泻病料“返饲”母猪群取得了暂时的产房仔猪腹泻流行停止,但因PEDV可能长期在本场猪群中往复循环,而无法预测产房新生仔猪是否会在今后某一时间仍发生该病征,所以应时刻观察各猪群的动态,预测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治方案贮备。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主任编辑 刘学兵

[原创]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图文简介

猪场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就要降低断乳仔猪的腹泻率。这其中采取的措施除了加强预防和治疗外,断乳仔猪的营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充分掌握断乳仔猪的生理机能,并提供健康合理的日粮才是降低营养性仔猪腹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