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害特点    

稻蓟马属蓟马科,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以南各省,其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小麦、玉米、粟等禾本科植物。稻蓟马锉吸为害3叶期至分蘖期稻苗嫩叶尖端,使叶尖出现无数白色斑点,后枯黄纵卷。不为害稻穗。华南稻区一年发生20代,  江淮稻区10~14代,世代重叠,以孤雌生殖为主。成、若虫以口器锉破叶面,成微细黄白色斑,叶尖两边向内卷折,渐及全叶卷缩枯黄,分蘖初期受害重的稻田,苗不长、根不发、无分蘖,甚至成团枯死。晚稻秧田受害更为严重,常成片枯死,状如火烧。穗期成、若虫趋向穗苞,扬花时,转入颖壳内,为害子房,造成空瘪粒。多数以成虫在小麦、茭白及禾本科杂草等处越冬。

2、防治方法

(1)结合冬季积肥,铲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重发地区在播种时药剂浸种。

(3)在秧苗移栽前用药1次,防止带虫入大田。

(4)可用噻虫嗪拌种,大田用噻虫嗪、毒死蜱喷雾防治。

(5)化学防治重点在秧田和分蘖期稻田进行。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

[原创]稻蓟马的防治方法

图文简介

稻蓟马属蓟马科,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以南各省,其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小麦、玉米、粟等禾本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