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是我国三大食用菌之一,也是广西第四大食用菌。因为其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可鲜销也可以晒干销售,所以,近年来在广西种植面积很大,是夏季除平菇外栽培最多的一种食用菌。

一、毛木耳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

1.栽培季节。

毛木耳属中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20~30℃;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33℃,最适温度为22~30℃,低于18℃,子实体不易形成或生长缓慢;高于35℃,子实体停止生长,一般毛木耳安排在9月至次年1月接种。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广西,选择在9月~翌年1月生产菌袋,翌年11~6月出耳。

2.栽培方式。

毛木耳生产以前主要靠段木栽培,但由于林木资源的不足,限制了毛木耳生产。目前大部分选用熟料袋栽方式,像平菇那样的塑料大棚排式出耳模式,省时、省工、操作方便,单位土地面积利用率高,产量比段木栽培高3~4倍,周期短,经济效益高。

二、毛木耳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毛木耳属于木腐菌,主要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为碳源,以蛋白质作为氮源,同时还需无机盐以及一些维生素。在人工栽培中,常以杂木屑、甘蔗渣、玉米芯、棉籽壳等作为培养料。

2.温度。

毛木耳属中高温型食用菌。毛木耳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以20~30℃,25℃最好。出耳最适温度是22~30℃

3.水分(湿度)。

栽培材料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0%~90%,以85%为宜。

4.空气。

毛木耳属好气性菇类。菌丝生长期和出耳期均要求较好的通气条件。

5.光照。

毛木耳是需光性菇类。菌丝生产阶段不需要任何光线,但出菇阶段需适宜的散射光,光照不足会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

6.酸碱度(pH)。

毛木耳菌丝在pH值5~10范围均可生长,最适宜pH值为7~8。

三、毛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要点。

1.原料。

栽培毛木耳的主要原料常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为主,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原料资源选择,用树枝作原料(如桑枝)时应注意把树枝粉碎成细一些的木屑,以便使菌丝充分吸收和利用,这样也便于与麦麸、石膏粉等辅料混合,如木屑过粗,则容易刺破塑料袋而引起杂菌污染。

2.常用配方。

①纯桑枝配方:桑枝87%~97%、麸皮0~10%、石灰2%、石膏1%。

②纯桉树糠配方:桉树糠87%、玉米粉5%、麦麸5%、石膏1%、石灰2%。

③纯杂木糠配方:木屑77%、麸皮或米糠20%、石灰2%、石膏1%。

④木屑52%、甘蔗渣30%、麸皮或米糠15%、石灰2%、石膏1%。

⑤木屑30%、甘蔗渣30%、棉籽壳27%、麸皮或米糠10%、石膏1%、石灰2%。

⑥混木屑40%、木薯秆(或桑枝、玉米芯)42%、麸皮15%、石膏1%、石灰2%。

3.场地选择。

①选择荫凉、水源便利的场所。

②可利用闲置民房、仓库稍加整修和消毒便可使用。栽培房(棚)可搭架,也可摆放地面直接出菇。

4.菌包制作与灭菌。

①拌料。把木屑、甘蔗渣、玉米芯、棉籽壳等主料与石灰先拌均匀,边拌匀边加水,调节培养料pH值在7.0~8.5之间,含水量为60%,含水量测定以用手指出力握培养料指缝有水渗出但不往下滴为准,拌完料闷堆2~3天。

闷堆完成后,在装袋前拌进麸皮、米糠、石膏,然后搅拌均匀,调节好含水量和pH值,马上装袋。

②装袋。可选用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或聚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筒袋的规格(菌袋可用多种规格)为口径17厘米、长33厘米、厚0.025~0.040毫米,或者为口径23厘米、长43厘米。

大规模生产一般用装袋机,小规模可用手工装袋,料要装得较紧实。

③灭菌。常压灭菌时,筒袋在锅内摆成“井”字型,温度上升至100℃后,维持10~12小时,熄火后继续焖一段时间再开锅,以防“胀袋”。

④菌袋接种。毛木耳的抗杂菌能力相对平菇类稍差,所以一般不采用开放式接种法,而是利用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帐等室内接种。提前将要接种的菌袋搬进接种室,点燃烟雾灭菌剂灭菌。待室内烟味,药味散尽即可进去接种。

5.发菌管理。

发菌好坏与出耳势、抗逆性和毛木耳产量密切相关。棚内地面要撒生石灰粉,造成碱性环境抑制杂菌发生。接种完的料袋像种平菇那样排成排,排与排之间留50厘米距离便于通风和管理。发菌温度以25~28℃为宜,最好不超过30℃。菌丝培养期间尽可能不见光,以免菌袋未发透袋上长出胶质化耳基斑点,易染杂菌。发菌期间要勤检查,轻拿轻放,防止袋壁破损。

一般情况一个月左右即可发满菌袋,再经10天养菌期,让菌丝充分成熟,便开始有原基形成,即可进行出耳管理。

6.出耳管理。

①控制温度。毛木耳属于中型性品种,耳片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8~33℃,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耳片生长越快。温度低于18℃时耳片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3℃时,耳片生长受到抑制。

②调节湿度。毛木耳耳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即使因为干燥耳片变硬、卷曲,喷水后又能恢复生长,因此在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潜,使环境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耳片的质量和产量。

③增加光照。在光线强的环境下,长出的耳片肉厚,颜色深。在弱光的条件下,耳片颜色浅,耳片较薄。

④加强通风。在耳片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耳棚内通气不良,耳片就不能正常生长。

7.管理方法。

当菌袋壁上见有部分耳基出现,就在菌袋表面四周开“V”或“+” 字形开口,开口长2~3厘米,深度应刺进菌膜0.03~0.04毫米为宜。划袋7~10天后,在划口处将陆续长出耳芽,此时耳场的温度最好在25~30℃,相对温度在85%以上,若空气湿度偏低,在塑料袋上或耳场空间喷水,喷水一般要求少量多次,轻喷勤喷,以保持干干湿湿的状态。此外,耳场要有散射光照射并保持空气流通清新,温度偏低时,通风宜在中午前后进行,喷水也可相对减少,温度偏高则反之。

8.采收转潮。

耳片成熟时即可采收。在正常情况下,从出原基到采收一般需7~10天。初生的毛木耳子实体成杯状,以后逐渐展开,长大成耳状,许多耳片连在一起呈菊花状,直径一般为8~20厘米。一般当耳色由深变浅、耳片舒展下垂且肉质肥厚有弹性、耳根收缩、子实体有白色的孢子粉出现时,为毛木耳的采收适期,一般在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使耳片稍干燥。采耳时,将子实体连根采下。采摘时尽量选在晴天采耳,利于晒干。耳片采收后,停止喷水3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又进行出耳管理。以后经过15天左右的水分管理又可采收1次耳,一般可连续采耳3~4次。



编辑:黄宗林

审核专家: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高级记者 钟汉成

[原创]毛木耳栽培技术

图文简介

毛木耳是我国三大食用菌之一,也是广西第四大食用菌。因为其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可鲜销也可以晒干销售,所以,近年来在广西种植面积很大,是夏季除平菇外栽培最多的一种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