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药用价值高,是目前药用水蛭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庭院养殖等,其中庭院养殖具有占地少、管理方便、容易捕捞、见效快等特点,很适合进行推广。

2016年,南宁市武鸣区某养殖户采用小塑料箱(面积为0.3平方米)在室内开展“高密度工厂化”宽体金线蛭养殖,由于养殖条件的可控性较差、水体氨氮值高等因素,导致水蛭大量死亡,成活率不到40%。经过技术总结和改进,2017年,该养殖户采用庭院生态养殖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准备。

在庭院大棚内的地面开挖长6米、宽0.5米、深0.15米的长沟用于集污和排水,在长沟正上方地面上以长沟为中线顺着长沟方向,建造数个面积为18平方米(6米×3米)、高为0.8米的铁架箱体作为养殖池。箱体周围四面用铁纱网铺平固定好,箱底部和四周用水产专用黑膜铺好,以防漏水。在箱两头设置进水口、排水口,排水口设置在沟底处。养殖池的中间区域种植睡莲,莲叶浮在水面上,池子两边横放两排空心水泥砖,砖之间相距0.5米,保持水泥砖高出水面5厘米,池底放置适量小石块,池内四周栽种一些水浮莲。大棚顶上盖有防雨塑料膜和遮阳网。放苗前,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对养殖池进行消毒。

二、苗种放养。

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规格均匀、体长约6厘米的宽体金线蛭苗,在每个养殖池内各放养2800条蛭苗。放苗前对蛭苗进行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10%聚维酮碘25毫升浸泡蛭苗10分钟,并对养殖池水进行试水,确认安全后放养全部蛭苗。

三、养殖管理。

1.水位调节。刚放养蛭苗时,水位控制在25厘米左右,随着水蛭的生长,水位逐渐提高至50厘米。每天早上7:00适量排水并补水,若遇高温天气也要及时补充新水。

2.水质调节。养殖水体采用经24小时曝气后的自来水。每天早、中、晚定时巡视、记录,定时在早上、中午采用水质分析仪对各养殖池的溶解氧、氨态氮、亚硝酸盐、pH值等进行测定。养殖期间,池水的pH值控制在6.5~7,以中性或稍偏酸性为宜,水体中氨态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和0.1毫克/升以下。当水质过瘦时用生物渔肥培养藻类。当水质过肥时泼洒EM菌液改善水质或者换水,每隔半月大换水1次,每次换一半池水,换水前要先测定水源和池水的水温,确保温差不超过3℃。将水注入池中,通过池底水沟的排水口排出底部残渣。当水质恶化,用EM菌液难以调控时,应换掉全部池水。日常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以控制在刚好看到池底为好。平时及时把螺壳、死螺、病蛭捞出,以免影响水质,造成疾病传播。病蛭捞出后应隔离治疗。

3.水温控制。水蛭生长适温为15~35℃,人工养殖水温以18~28℃为好。当水温低于18℃时,减少投喂量,不盖遮阳网。当夏季水温超过28℃时,适当加深水位,并加盖遮阳网,避免烈日直晒水蛭。

4.投饲方法。饵料以田螺为主,田螺来源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投喂田螺前要清洗干净螺体,每立方米水体用10%聚维酮碘25毫升,浸泡消毒田螺15分钟。初期,蛭苗个体小宜投喂小田螺,随着水蛭的长大逐渐投喂较大的田螺,注意避免因田螺过大而夹死水蛭。投喂时注意观察摄食情况,根据水蛭进食量适当调整投食量,注意避免过量投喂而影响水蛭生长。



编辑:戚毅

审核专家: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高级记者 钟汉成

[原创]宽体金线蛭庭院生态养殖技术

图文简介

宽体金线蛭药用价值高,是目前药用水蛭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庭院养殖等,其中庭院养殖具有占地少、管理方便、容易捕捞、见效快等特点,很适合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