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是城镇居民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田螺市场价格和销量居高不下,给田螺养殖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田螺的生物学特性。

田螺耐寒而畏热,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会停止摄食。当水温低于10℃时田螺会钻泥,当超过40℃时会被烫死。田螺食性杂,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可自然繁殖。田螺的寿命雌性为4~5年,雄性为2~3年。

二、田螺对养殖田块的要求。

养殖田块要求有较丰富的腐殖质底质(池塘淤泥较厚,稻田田泥较肥);有控制水质和水温的措施(如保持流水、种植植物);有丰富的饲料来源(稻草、玉米秸秆等植物茎叶)。

三、田螺对水中溶解氧要求。

水体溶解氧含量要大于3.5毫克/升,低于1.5毫克/升时田螺死亡。

四、田螺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田螺只能生活在水的底层,其周边环境的水体溶解氧浓度相对较低。在静水中温度与溶解氧分层状况严重,底层溶解氧含量最低。另外,底层有机物(如田螺粪便、残饵、肥料等)会消耗大量溶解氧,所以静水养螺不容易成活。深水养螺也不行,表层富氧水不易流到底层,当池水缺氧时,底层缺氧更严重,直接造成底层的田螺死亡。当水中溶解氧低时,田螺会靠近塘边和进水口聚集。应对方法:

1.螺池要保持流水,以保证水体有充足溶解氧。

2.降低水位,保持田间有30~40厘米的水位。适当降低水位,一方面让空气中的氧更易渗入田螺生活的水层,另一方面低水位水体的溶解氧分布均匀,不易分层。

3.在田块内培育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直接溶在水里,同时让螺能顺着植物茎叶往上爬,以便螺到达表层富氧水域,达到充分利用水层的目的。

4.田块采用底排模式,以便更好地排去底层有害物质及旧水;使新水均匀分布,防止田螺缺氧死亡。另外,还可以在田块的对角线安排进水口、出水口,可提高水体溶氧量。重点是要让养螺用水充分流动,让溶解氧均匀分布。

五、田螺对饲料营养要求。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对饲料要求不高。在野生条件下田螺会以泥土中的微生物、有机碎屑、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青苔等为食,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人工养殖田螺以饲喂米糠、麦麸、玉米、豆粉等为主。从节省成本角度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禽畜粪肥。但单一使用禽畜粪肥会导致营养不足,要注意和其他饲料配合使用。鸡粪肥力足,营养丰富,但易造成螺田水质恶化,要少用。猪粪含铜等重金属离子,要慎用。

饲料选择与使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田螺是以吻吸式进食,要求饲料的粉碎程度越高越好,最好制成泥状,利于田螺进食与消化。

2.使用EM菌或其他益生菌发酵饲料后投喂。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能投喂EM菌发酵饲料,这样更易让田螺消化吸收。另外,EM菌还能起到保护田螺肠道和分解池底有害物质的作用。

3.田螺产仔后要供给充足的营养。母螺体能恢复与小螺开口摄食都要求投喂的饲料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在最初的1个月。解决方法:提前培育微生物,让小螺有充足食物。没条件的养殖户可在饲料中增加蛋黄、鳗料来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提高小螺、母螺的成活率。

六、饲料投喂。

要在全田均匀投喂饲料。如果螺摄入营养不足,厣(螺口圆片状的盖)四周会有螺肉挤出,说明缺钙,饲料中要添加虾皮糠、贝壳粉、骨粉等。田螺的活动温度为15~30℃。温度决定生长速度,所以不同温度投喂量不同。投喂方法:

1.水温在20~28℃时,最适合田螺生长,可每隔2天投喂1次,投喂量为螺体重的2%~3%。

2.水温在15~20℃或28~30℃时,每隔3天投喂1次,投喂量为螺体重的1%。

3.入冬后不投食,但仍要保证有良好的水质。

4.夏天要往田块内加水,种植物,搭遮阴棚,贮深水,通过加大换水量降温,同时减少投喂量。入秋后注


意保持浅水以利升温。

七、田螺繁殖。

1.种螺选择。种螺要求身体呈淡褐色,壳厚薄适中而完整,体圆顶钝,厣(螺口圆片状的盖)张合有力。所选种螺规格为60~80只/公斤。田螺自然寿命一般不超过5年,所以选择种螺不宜贪大。

2.放养密度。首次养殖,种螺放养密度以100~150公斤/667平方米(亩)为宜。有经验的养殖户可根据池塘流水量、技术水平等,使养殖密度达到200公斤/667平方米(亩)以上。

3.投放季节。田螺属卵胎生,每年有春、秋两个繁殖高峰期。每只母螺可年产100~150只卵,分批产,每批产20只左右,产卵从每年的2月开始。高温会抑制田螺繁殖。若错过季节放种,轻则大幅减产,重则浪费一年时间。

八、养殖管理。

1.水质调控。一般情况下,pH值偏低的水体非常适合黏细菌的繁殖,田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水体中,很容易感染黏细菌而引发溃疡病。要定期用生石灰对水后泼洒养殖水体,调节水质。每周监测水质1次,pH值在6.5以下时,每667平方米(亩)0.3米水深田块用生石灰2.5公斤,对水后全田泼洒。有条件的每隔10天左右换水1次,以保持水质清新。在6~9月高温季节,每天监测水温1次,当水温达28℃时,加注新水并保持微流水,控制水温在30℃以下。

2.补肥。每667平方米(亩)施粪肥150公斤作基肥,以后每隔15天每667平方米(亩)追施粪肥50公斤。总的来说,要依据水质与田螺生长情况确定施肥量。

3.防控敌害生物。田螺的敌害有鸭、鸟、福寿螺、鱼、蚂蟥、水蜈蚣、藻类、纤毛虫、红虫等。田螺是蛇、鼠、鸟等敌害生物的优质食物源,还是鸭、青鱼、鲤鱼、鲫鱼等动物的优质饲料。水中昆虫、福寿螺会略夺田螺的营养物质,争夺生存空间。田间防鸟装置不能少,若不注意防控鸟类,会给田螺养殖带来威胁,其他敌害生物也能导致养殖失败或使成活率偏低。

敌害防控方法:放养田螺前,用生石灰对水后泼洒螺田,每667平方米(亩)0.3米水深田块用生石灰30公斤;红虫、线虫用泥鳅进行生物防治,但是泥鳅长到小拇指大小时要及时上市,个体大的泥鳅会吃小螺;藻类用鲢鱼防治;蚂蟥用带猪血的丝瓜诱捕;青苔可通过养殖鲮鱼进行防治。

三分养殖,七分管理。藻类其实不算敌害,但若生长繁殖过多,就要进行生物防治。要注意不要用草鱼来防治,因为草鱼会吃小螺。

4.越冬管理。水温降低至15℃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会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食也不活动。冬季应保持螺田水位为10~15厘米,有微流水,每隔7天换水1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5.水稻管理。主要是解决晒田与田螺之间的矛盾。要用杀虫灯、黄板、混养泥鳅等方法解决大部分虫害问题。稻谷成熟后要防鸟害,及早收割,要留出20厘米长禾根。

水稻宜种再生稻,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能减少工作量,产出的稻谷品质优、产量高。

九、收成与留种。

田螺经8个月的养殖即可上市,捕大留小,每667平方米(亩)产500公斤左右。另外,每667平方米(亩)留足亲螺200公斤,以备来年养殖。



编辑:戚毅

审核专家: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高级记者 钟汉成

[原创]稻螺综合种养技术

图文简介

田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是城镇居民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田螺市场价格和销量居高不下,给田螺养殖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