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裂果现象在柑橘成熟采收前极易发生,裂果率有时候能够达到40%以上。现为大家详细介绍柑橘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柑橘裂果产生原因。
1.高温影响。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柑橘裂果的重要原因,为此高温干旱期土壤需保持一定的含水量。许多橘农反映,连续干旱一个星期以后突降暴雨,第二天就会出现许多裂果。果实发育膨大后逐步进入成熟期时,果皮(柚类为海绵层)停止生长和增厚,而果实内汁胞迅速伸长和增大,促进整个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实,压迫外果皮,逐步变薄。若在这一时期持续严重干旱,缺水后突遇暴雨或连续下雨,十分饥渴的汁胞吸水过多过猛,瓤瓣增长过快,果皮承受不了巨大压力,必然会产生严重裂果。
2.病虫为害。幼果期如果有害虫侵食果皮,使柑果形成硬皮、凹陷,导致后期果实开裂;有的遭受大量锈壁虱为害,不仅果皮变黑,而且锈壁虱取食果皮汁液后,表皮严重受损停止生长发育,仅剩下一层薄皮,在遇上雨天果实吸水膨大时,最易出现裂果。
3.树体营养状况不佳。缺钙、缺钾的柑橘果树易发生裂果。柑橘缺钾会造成果皮薄,固形物含量低,糖酸比升高,维生素C减少等,容易出现裂果。
4.品种特性。一般果皮薄、质地柔软、果皮可塑性小的品种容易发生裂果。如柑橘中的脐橙近脐部皮最薄,脐部有次生果,易裂果和产生脐黄落果等。
总之,如果当柑橘果实生长前期遇上雨季,因园地土壤渍水量大,使果实大量吸水后迅速膨胀,并使果皮脆嫩;后期,即夏末秋初降水量突然锐减,再加上高温日灼,形成双层压力时,极易造成大量裂果、落果现象的发生。裂果以无核蜜橘、温州蜜橘、贡柑等品种发生最为严重。
二、预防方法。
1.保证土壤含水量适宜。保持土壤中较高而适中的含水量,使柑橘的水分供应不会发生剧烈变化。在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一般连续15天无雨水,就要灌1次透水抗旱,在高温干旱季节要求10天灌溉1次,同时在树盘铺草减少水分蒸发。涝时要及时开沟排水,大雨过后进行浅中耕。在久旱降雨后不要立即施肥。
2.增施磷钾肥,勤喷叶面肥。8月上中旬,每株施腐熟的人畜粪水50~70公斤,加尿素0.3公斤、氯化钾0.2公斤,施肥后及时盖土、灌水。对坐果多的橘树应增施氮肥,以增加果皮的厚度。在干旱时期,每7~10天轮换喷施不同品种的叶面肥,如在干旱初期喷施三十烷醇加尿素,其后喷0.3%的磷酸二氢钾等含钾叶面肥。用过磷酸钙浸出液加钼酸铵的叶面肥,在采摘前48~52天喷1次,既可减少裂果,又可促进果实膨大。
3.使果皮和果肉的生长发育保持平衡。在柑橘果实膨大期,若久旱无雨,可用0.5%尿素或30毫克/升“九二O”在傍晚喷于树冠果实着生处,易产生裂果的树冠中下部是喷液的重点部位。每周喷1次,连喷3次,大雨来临前加喷1次,其防裂果效果较好。或在幼果膨大期用志信果圣(高钾)1500~2000倍液,或绿芬威1号800~1000倍液+志信高钙1500~2000倍液,或绿芬威24#(果不裂)800~1000倍液喷施1~2次。
编辑:黄宗林
审核专家: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高级记者 钟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