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
塑料大棚有明显的增温效果,主要靠太阳的辐射能和薄膜的阻隔来实现。白天,太阳辐射在大棚的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有75%以上进入大棚内。进入大棚内的热量,使棚内温度和土壤温度升高。夜晚大棚得不到太阳辐射,而由地面向棚内辐射,大棚薄膜能阻隔地面的长波辐射,使棚内保持一定的温度。部分热量被棚膜吸收传热散失,或逆辐射回到空中。由于薄膜的厚度薄,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棚内温度变化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温差。冬季和早春,棚内增温的幅度为3℃~15℃随外界气温升高,棚内和露地的温度差异逐渐加大,4月份内外温差可达6℃~20℃,当月温达20℃时,棚内气温可达30℃~40℃。此时,应把四周的棚膜进行放风,否则极易造成高温危害。四周全部揭起棚膜后,棚内温度可比露地低1℃~3℃。
大棚内气温又有明显的昼夜温差,变化比外界剧烈。晴天温度差异大,阴天温度差异小。晴天时,一般上午随日照的加强和外界气温的升高,棚内温度逐渐升高。日出后1~2小时,棚温迅速升高,10:00升温最快;12:00~13:00达最高温;下午随着日照的减弱,棚内温度开始下降;夜间气温下降缓慢,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棚内的最低气温般只比露地高2℃~3℃。4~10月夜间,会出现温度逆转现象,即棚内气温低于露地。
塑料大棚的增温效果与棚的大小有关。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棚越高大,光照越弱,棚内升温越慢,棚温越低。这与大棚的保温比有关,保温比=大棚占地面积/大棚表面积。大棚的保温比值一般为0.75~0.83,保温比值越大,保温性能越好;反之,保温性能差,夜间降温快,温差大,气温不稳定。可通过适当增大棚的跨度,或适当压缩棚的高度来提高棚的保温比。
塑料大棚的增温效果与塑料薄膜的种类有关。聚乙烯薄膜升温快,但散热也快。聚氯乙烯薄膜保温性较好,但吸尘性强。无滴防老化膜和PE复合多功能新型膜保温性好,透光率高,无水滴。
塑料大棚温度变化规律是:外界气温越高,棚温越高;外界温度越低,棚温也越低;季节温差明显,昼夜温差较大,晴天温差大于阴天;晴天增温快,阴天增温慢,降温也慢,变化较平稳。
大棚内土壤温度变化不如气温明显,地温与棚的大小有关。由于土壤具有辐射和传导的作用,所以覆盖面积越大,土壤保温性能越好,一般大棚的保温性能优于中、小棚。地温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有关,温度变化以白天及晴天变化较大,夜间及阴天比较平稳。
二、光照
大棚的光照条件受到季节、天气状况、覆盖方式、方位、规膜、膜的种类和使用情况等的影响,差异很大。
阳光透过湾薄膜后成为散射光。因此,大棚的垂直光照强光照强度差度,在高处明显地大于低处,在近地面处最弱。自上至下,光照强度的垂直递减氯为每米1%左右。
大棚内不同位置的水平照度基本相同。同一天的光照强度,南北两北延伸的大棚,上午东侧强西侧弱,下午西侧强东侧弱,南北两头相差不大。东西延伸的大棚照度,南侧为50%,中部及北侧为30%,东西两头相差不大。
不同的棚架材料及棚间距对棚受光条件有很大的影响。棚架材料越粗大,棚顶结构越复杂,遮阴面积就越大。同时,棚的跨度越大,棚架越高,棚内光照越弱。一般竹木结构大棚的透光率比钢架大棚少10%左右,钢架大棚的透光率又比露地少28%左右。
大棚透光率与薄膜有关。最好的薄膜透光率可达90%,般薄膜为80%~85%,较差的仅70%左右。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受太阳紫外线照射及受高温、低温的影响,产生了老化现象,因而减弱了薄膜的透光性能。老化的程度因薄膜的成分和使用时间的长短、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由于薄膜老化,可使透光率减少20%~40%。又由于尘埃的污染或水滴的积聚,会大大降低透光率。一般情况下由于尘埃污染,透光率降低15%~20%。地面蒸发、植物蒸腾使薄膜上凝聚大量的水滴,而水滴的漫反射作用,使透射在水滴上的太阳光约有50%被反射,可使透光率减少20%~30%。因此,要防止灰尘污染和水滴的积聚,必要时要洗刷薄膜,这是增强棚内受光和提高地温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湿度
由于薄膜不透气,水分难以散失。土壤蒸发水分和作物蒸腾,造成棚内湿度大,如果不进行通风,棚内相对混度可达到70%以上,甚至可达到100%。
棚内相对湿度的一般变化规律是:棚内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开高。温度每升高1℃,相对湿度下降5%左右。晴天、风天相对湿度减低,阴天、雨天相对湿度增高。白天湿度小,夜间湿度大,甚至达到饱和状态。因此,要注意适当地采用通风、中耕松土、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等措施来调节空气湿度,或通过铺地膜、采用滴灌等方法降低棚内湿度。
编辑:石慧芳
审核专家:华南农大教授博导 曹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