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及流行特点

禽流行性感冒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成员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即失去活性。阳光直射40~48小时可被灭活。常用消毒液容易将其灭活,如福尔马林、碘制剂、稀酸等。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鼻腔和粪便中的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可存活较长的时间。

A型流感病毒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等特点,导致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容易发生变异。

禽中鸡和火鸡有高度的易感性,其次是珠鸡、野鸡、孔雀,鸽不常见,鸭和鹅不易感。

传染可通过消化道,也可以从呼吸道、皮肤损害和结膜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病毒。禽病和病死的尸体是主要传染来源,被污染的禽舍、场地、用具、饮水等能成为传染源。病鸡卵内可带毒,孵化出壳后即死亡,患病鸡在潜伏期即可排毒,死亡率50%~100%。

二、症状

各种日龄鸡都可发生,但易感性不同,最易感的是产蛋鸡群,其次为育成鸡,最后为雏鸡。在发病的早期,看不到鸡群的任何变化(采食、粪便、精神、蛋壳、产强率都正常)突然出现死亡,死亡快,死亡的数量迅速增加,死亡的鸡可见肿脸肿头、冠和肉垂发紫、腿鳞片紫红色出血等现象。发病中后期大群精神不振,死亡率极高,一般7天时间死亡可达80%以上。如发病后误用新城疫冻干疫苗,鸡群的死亡将更快,死亡率更高。

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做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病变材料送到参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后,方可确诊。

四、预防

1.日常预防

因禽流感病毒致病后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故预防特别重要。

禽流感病毒存在许多亚型,彼此之间缺乏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抗原性又极易变异,同一血清型的不同毒株往往毒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防治本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对禽流感提高警惕,不从有病地区引种和带入畜产品,加强检疫、隔离、消毒工作,对疫情严加监视。

在发现可疑疫情时迅速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尽快作出确诊,在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尽快划定疫区及时采取果断有力的扑灭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疫病多采用销毁病鸡群的办法加以扑灭。

2.疫苗接种

(1)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用于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和H9亚型禽流感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

(2)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荐免疫方案。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同时在疫区周围应建立免疫隔离带。疫苗接种只用于尚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群,种禽群和商品蛋禽群一般应进行2次以上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疫苗时,必须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参考程序。蛋鸡和种鸡的H5、H9疫苗免疫程序:2周龄0.3毫升/只,颈部皮下注射;6周龄0.5毫升/只,肌肉或皮下注射;120~140日龄0.5毫升/只,肌肉或皮下注射;220 ~240日龄0.5毫升/只,肌肉或皮下注射;340~360日龄0.5毫升/只,肌肉或皮下注射。H5、H9疫苗免疫也可单独同时免疫,接种不同部位。



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养殖技术试验基地生产部长 左珍环

[原创]禽流感(H5亚型)症状及防治

图文简介

禽流行性感冒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成员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日龄鸡都可发生,但易感性不同,最易感的是产蛋鸡群,其次为育成鸡,最后为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