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成年兔,死亡率较高,但近年来断奶幼兔的发病、死亡率也较高。本病已成为全世界养兔业的大敌。
(1)流行特点。毛用兔最为敏感,獭兔、肉兔次之。年龄不同易感性差异很大,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易发,但目前出现低龄化趋势,也有刚断奶兔发生本病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更易流行。病兔、死兔和隐性传染兔为主要传染源,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黏膜为主要传染途径。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短暂的兴奋而突然死亡。死亡后四肢僵直,头颈后仰,少数鼻孔流血,肛门周围被毛有少量淡黄色胶样物沾污,粪球外附着有淡黄色胶样物。
急性型: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精神萎靡,不喜动,皮毛无光泽,结膜潮红,体温升高到41℃以上,迅速消瘦。病程一般为12~48小时。临死前表现短时间的兴奋,挣扎冲撞,啃咬笼架,然后两前肢伏地,两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四肢不断作划船状,最后抽搐或发出尖叫而死亡。死后大部分头颈后仰,四肢僵直。有的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
慢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老疫区和3月龄以内的幼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1~2天,爱喝水,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多数病例可耐过。
(3)诊断要点。①青年兔与成年兔的发病率、死亡率高。月龄越小发病越少,仔兔一般不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流行于冬春季。②主要呈全身败血性变化,以多发性出血最明显。③确诊需做病毒检查鉴定以及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4)防控措施。定期注射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①免疫接种。幼兔30~35日龄作初次免疫,每只兔皮下注射兔瘟或瘟-巴二联苗2毫升;60~65日龄时进行加强免疫1次,皮下注射兔瘟或瘟-巴二联苗1毫升,以后每隔5.5~6个月注射兔瘟或瘟巴二联苗1次,剂量1~1.5毫升/只。②严禁购入带病兔,禁止从疫区购兔。③严禁收购肉兔、兔毛、免皮等商贩进入生产区。本病流行期间,严禁人员往来。④为防止本病扩散,应特别注意对死兔的处理,病死兔要深埋或焚烧,不得食用或乱扔,以免散毒。带毒的病兔应绝对与健康兔隔离,一切饲养用具、排泄物均需彻底消毒,用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兔瘟的药物。
发生本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使用抗兔瘟高免血清。一般在发病后尚未出现高热等临床症状时,用每只兔1次注射4毫升抗兔瘟高免血清即可。也可用少量血清先行皮下注射,相隔5~10分钟后取4毫升血清加5%葡萄糖生理盐水10~20毫升1次静脉注射效果更佳。但当病兔发病已达十几个小时,体温升高,临床症状明显时,即使使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也不佳。在注射血清后7~10日,仍需再注射兔瘟疫苗。②高剂量注射兔瘟疫苗。若发生兔瘟,又无兔高免血清治疗,这时应对未表现临床症状兔进行兔瘟疫苗紧急接种,剂量3~4毫升/只。注射时须1兔1个针头,以防接种传染,一般在5~7日后可控制本病流行。
编辑:马宇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仁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