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育种的原理
选择育种,简称选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选择育种本身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增加群体内具有育种价值的基因频率,降低育种不需要的基因频率。因此,选择育种是重新安排育种对象遗传物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选择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变异的积累方向
变异是多方向的,但通过选择可控制变异积累的方向。在育种工作中,通常是跟踪优良性状的表现型,结合其他育种方法和检测手段,多代选育,逐步降低表型分离,提高后代纯度。
(2)促进变异的积累和增加
在选定变异的积累方向后,选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一代一代地积累和加强变异特性,使原来表现并不显著的特性更为显著和稳固,而不易丧失。
(3)创造新的品质
在选择过程中,由于生物自身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选择可能使育种对象向预定目标发展时产生适应性的新的变异,而这种新的变异在育种过程中可能得到积累和加强,创造出新的品质。
2.选择育种的原则
选择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从某一个原始材料中或某一品种群体中选出最优良的个体或类型。选择要通过鳖定、比较和分析研究,同时掌握以下原则:
(1)选择适当的原始材料
一是在优良品种中进行选择。优良品种的底子好,基础好,具有各种优良的性状。在优良品种中再选拔出具有特色的个体,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二是在混型程度较高的品种中进行选择。有些品种,本身是一个由多个基因型混合的混型群体,这是由于育种工作者在选育这个品种时只注意主要性状的一致,而对些次要性状考虑很少;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数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情况复杂、在育种过程中很难估计到它的纯合程度,这样有意无意地造成了品种本身就是个混型群体。在这样的混和群体中,通过选择,有时可以选出新品种来。三是外地良种引入本地推广后,常因环境影响、天然杂交或突变而形成丰富的变异类型,成为选择育种良好的原始群体。
原则上,在鳖个发育期内都应留心观察记载,进行选择工作。如果发现了优良变异炎型,应及时做好标记和记载,以免遗忘,如一、二龄鳖的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性成熟年龄等。就某一性状而言,有其最合适的选择时机,如抗病性选择就要在病害严重发生的时期进行,抗寒能力的选择则应在自然条件下越冬,翌年春季苏醒后观察其成活率。
(2)按照主要性状和综合性状进行选择
主要性状选择,一般是指历代选择过程中只对某一个性状(单项性状)进行选择,而不管其他性状的提高或降低。其选择效果,对被选的性状来说是快的,这是特殊情况下为要选育出具有某一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种作为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或某品种存在某项特殊缺点,对其缺点进行改进采用的选择方式。综合性状选择,是对几个性状同时进行选择的方法,即在选育工作中,对数项重要经济性状同时改进,但照顾项目过多,选择效果就慢。因此,选择育种必须分清主次,着重某一二项性状的选择。
编辑:仝美玲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讲师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