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中华鳖的遗传结构,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的品种的过程。通过对中华鳖的育种技术研究,可以保护中华鳖野生资源及其优良的品质特征,选育优质品种,实现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增产、增效,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引种和驯化是中华鳖养殖的重要环节。要养好中华鳖,首先要引进性状优良的鳖种,为此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华鳖的优良品种及其引种方法。

1.中华鳖的品种

(1)品种的定义

品种不同于种或亚种,不属于动物的自然分类阶元,它是根据人类的经济需要、经人工选育或培育而确定的。因此,品种是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结果,是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来源相同、数量足够大的群体。作为品种,应该具备五个条件:①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产性能、繁殖力、适应性等较高,能满足人类生产的需求;②有较高的种用价值,能将其优良的经济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③有一定的整齐度,同品种的个体,由于有共同的祖先和相同的选育方法,在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生理特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表现都基本相似;④有足够多的个体数量,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可避免近交引起的衰退;⑤有一定的品种结构,一个品种是由若干个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构成的,品种内的差异叫品种结构,包括地方类型、育种场类型和品系。

(2)关于中华鳖品种的划分

目前,很少有人进行专门探讨中华鳖的品种划分问题,各地出现了中华鳖的各种地方俗称,这导致了中华鳖品种划分不清。如周天元(1994)在甲鱼全息杂交试验报告中按产地不同将中华鳖分为苏系、皖系、浙系、鲁系、赣系、闽系、豫系、鄂系、湘系、粤系、桂系、川系等,蔡完其(2002)按照水系和产地不同把黄河以南地区的中华鳖分为黄河鳖、淮河鳖、潘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等。

不同产地或不同水系的中华鳖在生产性状、体表颜色、裙边大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品种的第五个条件,它们应属于中华鳖的不同品系。目前在我国各地普遍养殖的中华鳖有以下几个主要品系:

①太湖品系(俗称江南花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 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一带。太湖品系除了具有中华鳖的基本特征外,主要是背上有十个以上的花点,腹部有块状花斑,又称梅花鳖。太湖品系的特点是抗病力强,肉质鲜美。

②黄河品系(俗称黄河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境内,其中以宁夏和山东黄河口的为最佳。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黄河品系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体色呈橘黄色,体型椭圆紧凑,裙边宽厚;生命力顽强,即使水体及气温高低频繁交替变化,长时间冬眠或生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均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体内富含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胶原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鳖种;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

③日本品系(俗称日本鳖):是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从我国引进的江苏太湖产纯种中华鳖,通过几十年的人工精心选育、提纯复壮而成的鳖种。1995 年,杭州地区重新从日本引进,通过适应性养殖、筛选及提纯复壮,已成为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优良鳖种,特点是生长快、抗病性强、商品品质好、繁殖力强、耐存放运输等,但对养殖水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控制不好极易发生暴发性疾病。

④台湾品系(俗称台湾鳖):主要产于我国台湾南部和中部,体表和形态与太湖品系相差不大,但养成后体高比例大于太湖品系。台湾品系是我国目前工厂化养殖较多的品系,因其性成熟较其他品系早,较适合工厂化养殖、小规格商品上市(400克左右),但不适合池塘多年生态养殖。

⑤洞庭湖品系(俗称湖南鳖):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和四川部分地区,其体形与太湖品系基本相同,但腹部无化斑,特别是在鳖苗阶段腹部体色呈橘黄色,生长和抗病力与太湖品系相差不大。

⑥鄱阳湖品系(俗称江西鳖):主要分布在湖北东部、江西及福建北部地区,成体形态与太湖品系相差不大,但出壳时稚鳖腹部呈橘红色、无花斑,生长速度与太湖品系也相差不多。

⑦西南品系(俗称黄沙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地方品系,身体长圆,腹部无花斑,体色较黄,成鳖体背可見背甲肋板。西南品系在工厂化养殖环境下体表呈褐色,有几个同心纹状的花斑,腹部有与太湖品系一样的花斑。食性杂,生长快。

⑧北方品系(俗称北鳖):主要分布在河北以北地区,体形和特征与普通中华鳖基本相同,但较抗寒,可在10~-5℃的气温条件下水下越冬,是一种适合北方和西北地区养殖的优良品系。另外,中华鳖还有乌鳖、砂鳖、墨底鳖、小鳖等品系,因群体数量较少,不再细述。

2、引种

引种是将野生或外地经济动物引人本地,即人为地车经济动物向新的环境定向迁移或养殖的过程。引种一般分为商品养殖引种和育种引种,前者是指从具有一定养殖规模和质量保障的养殖场购入已驯化的或半驯化的优良健康个体作为养殖种源;后者必须从原产地或种源地获得纯种个体或遗传谱系明确的个体作为种源。

目前我国中华鳖的野生资源已越来越少,直接引种野生鳖地度较大,可直接从具有一定养殖规展的中华鳖原种场或良种场引种。由于不同产地的中华鳖存在个体差异,养殖中华鳖品系较杂,各地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不同,因此引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有计划引种。主要是考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否适合中华鳖的养殖,而且引种数量要与养殖场的规模、财力、饲料资源、市场销售等相适应。

②要引进优质鳖种。要从信誉度较高的规模化原种场或良种场引入优良品种的鳖种。

③杜绝引入伤病鳖。

④建立引种档案,防止近亲繁殖。引种时最好采取交叉引种,即从某一地区引入优质雌鳖,而从另一地区引入无亲缘关系的优质雄鳖并按比例配对。

⑤加强对引入鳖种的管理。从异地引入的鳖种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防止外逃,以免与当地的野生鳖种产生杂交,从而对野生鳖的种质资源产生不利影响。

3.驯化

驯化对于开发生物资源、增加养殖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是按照人类的意愿把野生动物培育成家养动物的过程,人工选择淘汰不利性状,保留和发展有利性状,使野生动物适应新的环境并能获得对人类有益的可遗传性变异的过程。生物在驯化中逐渐由适应自然向依赖人类制定的目标方向变异,向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驯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栖息条件(变野生条件为家养条件)、动物行为(去除野性)、食性(变肉食性为杂食性)、繁殖习性(变洄游、迁徙为定居)、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寒、耐热)等、抗病力等,被驯化的生物学特性往往本身不是一种经济性状,但可以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发挥。动物驯化后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为3个方面,即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

中华鳖驯化的目标是变野生鳖为驯化鳖,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繁殖率,从而提高产量,满足人类养殖生产的需要。通过驯化使中华鳖在生活习性、生理机能和形态结构方面,特别是在生产性能方面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中华鳖的驯化并非是一个由野生变家养的简单过程,其驯化会受到光照、温度、水质、食物等的影响。


编辑:仝美玲

[原创]中华鳖育种引种驯化

图文简介

中华鳖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中华鳖的遗传结构,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的品种的过程。通过对中华鳖的育种技术研究,可以保护中华鳖野生资源及其优良的品质特征,选育优质品种,实现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增产、增效,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