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条件下,亲鳖繁殖周期长,产卵量少.孵化成话率不高,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亲鳖的繁殖率,获得质优量多的稚鳖,对于提高养鳖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选好亲鳖

稚鳖的成话率与亲鳖的健康状况关系很大,因此要想获得优质的稚鳖苗种,精选亲鳖无疑是很关键的因素。理想亲鳖的要求是6~8龄左右、体重2~3千克的成鳖,并且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行动敏捷、仰身能立即伸出头颈撑起前体翻身逃跑的个体。个体小的亲鳖,特别是0.5千克以下的亲鳖虽能产卵,但卵的数量少,尤其是卵的受精率低且畸型卵的比例大。

2.合理的放养密度和雌雄比例

由于鳖有相互残食和打架的习性,尤其在争夺食物、配偶时更加突出。因此,亲鳖的放养需要一个合理的密度,一般每亩水面放养量为250~300只,总重量不超过500千克。由于中华鳖一次受精后精子的存活时间较长,因此亲鳖放养时可以适当减少雄鳖的放养比例,从而提高亲鳖池单位面积的产卵量。一般亲鳖池中雌雄比例保持在4: 1~5: 1为宜,雄鳖不宜过多,否则将出现雄鳖为争夺配偶而互相撕咬导致伤病,且与雌鳖争抢饵料、干扰雌鳖的正常交配活动,雄鳖过多还会使养殖成本上升;但如果雄鳖过少,则会导致卵的受精率降低。

3.适当延长产卵期

温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中华鳖产卵期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实践中可采用塑料采光保温大棚和日光灯照射,来适当增加温度和日照时间,使亲鳖的产卵期扩展至5~10月份。

4.保持良好的产印环境与及时收卵

雌鳖产卵对周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产卵场所应选在清洁僻静的区域。亲鳖产卵往往是在夜间,此时应绝对保持安静,也不应有灯光或手电筒的照射,以免亲鳖受到惊吓。亲鳖的繁殖季节为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产卵高峰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这段时期,可每周预先在产卵场地喷洒2次清水,使沙土保持湿润,诱使雌鳖前去产卵。

亲鳖产卵8~12小时后方可收集,时间一般在产卵后的当天下午,取卵时应小心轻放,避免破损撞伤,如果看到卵的一端有一白色亮斑,说明是受精卵,否则为未受精卵。卵收集后及时清理产卵场,尽量恢复原样,以利于亲鳖第二次产卵或其他亲鳖产卵。鳖卵收集过早会因胚胎尚未定位而难以辨别是否为受精卵,而收集过迟则易受产卵场不稳定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其他亲鳖产卵活动的影响。

5.控制好适宜的孵化温度和湿度

虽然较高的温度可以缩短鳖卵的孵化时间,但是温度也不能太高,若孵化温度过高(37℃以上),胚胎在几小时内便会死亡,适宜温度为30~33℃。

湿度包括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孵化介质的含水量,空气的相对湿度主要是为了保持孵化介质含水量的稳定,应保持在75%~85%之间,孵化介质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鳖卵的孵化,含水量应保持在8%~12%之间。

6.精心投喂亲鳖

饲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卵数量、产卵批次及卵的质量,因此对亲鳖的投喂和日常管理也是提高繁殖率的关键措施。亲鳖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40%~50%,且应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动物性蛋白质最好占80%以上,服肪含量在1%以下。另外,还应多投喂一些鲜活佴料,如鱼虾、螺蚌,蝇蛆、蚯蚓、蚕蛹、泥鳅、畜禽下脚料等,并严格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喂,投喂量以亲鳖能在1小时内吃完为宜。要特别注意产后亲鳖的培育,要加强营养,尽快恢复体质,促进性腺再次发育。


编辑:仝美玲

[原创]如何提高亲鳖繁殖率的措施

图文简介

在自然条件下,亲鳖繁殖周期长,产卵量少.孵化成话率不高,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亲鳖的繁殖率,获得质优量多的稚鳖,对于提高养鳖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