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期特点。苗期也叫秧田期,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分为:萌动→发芽→出苗→三叶。

(1)萌动。胚根鞘或胚芽鞘突破谷壳, 外观上可以看到“露白”或“破胸”。

(2)发芽。当胚芽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 种子根长度与种子长度相等时为发芽,田间以“露尖”或“立锥”  为标准。

(3)出苗。发芽后不久,在氧气充足和光照条件下,胚芽鞘迅速破口,不完全叶抽出,生产上称为“劈头放青”,随后第一叶抽出,当苗高达到2厘米时,叫出苗,这时第一对胚芽鞘节根出现。

(4)三叶期(离乳期) 。接着第2对(1叶龄)和另一条胚芽鞘节根依次长出。所以胚芽鞘节根一般为5条,种子发育不良时可能只有3条,2.5叶龄时,不完全叶节根长出,秧田生长初期立苗主要靠这些根。

2.秧苗类型

由于生育期不同以及当地的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要求提供不同种类的秧苗。

(1)小苗  指3叶期移植的秧苗。一-般苗高8~12厘米,根系10条左右。多为温室或大棚盘育苗,适于机械插秧,秧苗近于离乳阶段。秧苗较耐寒,适于非盐碱地,可适当提早移栽;对整平地、水层管理及插秧质量要求较高。

(2)中苗 是指3.5~4.5叶期移栽的秧苗。株高10~15厘米,根系达10条以上、多为盘育秧与机插秧配套或抛秧移栽,移栽适宜期较小、苗略长.需集中在秧龄期内移栽。

(3)大苗 指5~6叶期移栽的秧苗。株高15~20厘米,根系可达15条以上,一般播量较稀,有利于增加分蘖,成扁蒲壮秧。一般在田地进行薄膜旱育苗,可供人工手插,秧龄弹性大,适栽期长、抗逆性强。对整地、水层、移栽要求不太严格,应用较广泛,有利于节省用水,但秧、本田比例低。

(4) 老苗 指叶龄超过6.5叶期以上,株高20厘米以上移栽的秧苗。多适于南部暖地采取超稀播种,增加单株分蘖,一般多用于杂交稻和珍责品种,有利于节省用种量,省水、省肥、省工,可进行插前灭草,也有利于抢一茬前作物,但要防止秧龄过长造成早穗和徒长。适当搭配面积,有利于缓解秧苗过度集中造成的供水紧张。

3.水肥管理

在水稻苗期主要做好水、肥、气、热等项调节管理和病、虫、草的防治工作。总体要求是在水稻苗期的前、中、后期3个阶段掌握好“促、控、炼”3个环节。

(1)秧苗前期管理  从播种至出苗3叶期以保温保湿为重点,设专人检查苗床水分是否充足,如缺水应及时浇灌补水,防止吊干种芽、这是确保苗全苗齐的关键。同时,要逐床巡视薄膜或无纺布是否完全盖严。因为前期外界气温低,床内保温非常重要。一般应保持在25~32℃,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播种后一周左右,当稻种露出白芽时,千万不要浇水,防止过分刺激幼芽,影响发根和生长。只有床内见青后,如缺水才浇足浇透。

(2)秧苗中期管理 秧苗3叶期到4叶期以控制床内高温为主,这段时间外界气温开始上升,一般4月中下旬天气晴好时,中午床内温度可达40℃,最容易使秧苗发生徒长。此期间床内不能缺水也不能水大。注意通风降温,床内温度控制在25~28℃,当秧苗表现出有脱肥现象,应及时补施硫铵,一般每平方米20~25克,可撒施后浇水,也可对水100倍喷浇,接着用清水冲浇一遍,以免发生肥害。

(3)秧苗后期管理 由于天气逐渐变暖,床内温度容易升高,要及时通风炼苗,并逐渐增大通风炼苗的程度,一般采取白天揭膜夜间披上,根据天气情况于4月底至5月初揭膜。此时特别注意天气预报,防止寒潮侵袭。揭膜时要浇透水,防止秧苗遭受风吹日晒发生菱蔫。如明显表现出肥分不足,可适当追少量送嫁肥。在移栽前3~5天,要适当控制灌水,促进秧苗根系发达,进行蹲苗。移栽前切忌大水大肥催苗,以免移栽后返青延缓,推迟正常生长。



编辑:王晶

审核专家: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金玄吉

[原创]北方水稻苗期水肥管理要点

图文简介

水稻苗期主要做好水、肥、气、热等项调节管理和病、虫、草的防治工作。总体要求是在水稻苗期的前、中、后期3个阶段掌握好“促、控、炼”3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