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褐边螟等,是我国水稻最为常见、为害最烈的一类害虫,俗称“钻心虫”或“蛀心虫”。

1.二化螟。为害症状: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长至二、三龄的幼虫,分散蛀入茎内,为害成枯心;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幼虫蛀入危害,造成死孕穗和白穗;在乳熟期危害造成虫伤株,严重危胁水稻生产。由同一卵块上孵出的蚁螟危害附近的稻株,枯心或白穗常成团出现,致田间出现“枯心团”或“白穗群”。

二化螟的防治适期在幼螟盛孵期。第一,采取农业防治,主要是消灭越冬虫源、灌水灭蛹和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第二、采取物理防治,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稻田养鸭、保护青蛀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减少下一代虫源。第三,药剂防治:当分蘖期孵化高峰后5~7天,每亩有“枯鞘团”100个或枯鞘率1%~1.5%;或当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25% 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2毫升,或5%杀虫双颗粒1~1.5千克拌湿润细土20千克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时要注意按要求对足水量,细雾均匀喷施,不留空白;药后田间保持3~6厘米水层3~5天。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延缓产生抗药性。

2.三化螟。为害症状:幼虫蛀食水稻茎秆,分蘖期受害,心叶纵卷成假枯心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破口抽穗期受害造成白穗;灌浆后受害造成虫伤株。

防治三化螟枯心苗的适期早每亩“危害团”超过50~60个/丛为害率2%~3%进行药剂防治。预防白穗的适期在卵块超过100~120块/亩,破口期防治,若发生量大,齐穗期再防1次采取农业防治时,下面主要是冬季消灭越冬幼虫;在开春化蛹盛期,灌水淹没稻根3天,杀死稻茬内越冬虫蛹。

药剂防治与注意事项同二化螟。



编辑:王晶

审核专家: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金玄吉

[原创]北方水稻灌浆结实期螟虫虫害识别与防治

图文简介

螟虫主要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褐边螟等,是我国水稻最为常见、为害最烈的一类害虫,俗称“钻心虫”或“蛀心虫”。本文主要阐述二化螟与三化螟的为害症状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