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鱼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上,使周围组织发炎、红肿,影响吃食和呼吸,引起死亡。若寄生在口腔中,则鱼嘴一直开着,称“开口病”。若寄生在鳞片和肌肉中,则造成鱼体的出血和发炎,严重时寄生部位的鳞片往往有“缺口”,可导致累枝虫和钟虫的寄生,像棉絮一样,又称“蓑衣病”。
此病在我国流行较广,秋季流行较为严重。锚头鳋适宜水温为20~25℃,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危害,对花、白鲢的危害最大,并且可造成鱼种的大批死亡。
[预防方法]①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死寄生虫卵、杀灭锚头鳋幼虫;②发病高峰季节,定期使用杀虫先等杀虫剂抑制虫体繁殖;③在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使用内服虫清拌料投喂,每个疗程3~5天,可有效预防寄生虫的繁殖。
[治疗方法]①使用杀虫先、锚头鳋克星全池泼洒,使用杀虫药1天后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②全池泼洒灭虫精,第二天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③全池泼洒克虫威,第二天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④用10~30克/米3高锰酸钾药浴30~60分钟。
编辑:马宇飞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讲师 刘青
[原创]如何防治锚头鳋病
图文简介
锚头鳋病在我国流行较广,秋季流行较为严重。锚头鳋适宜水温为20~25℃,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危害,对花、白鲢的危害最大,并且可造成鱼种的大批死亡。
- 来源: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 上传时间: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