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细菌性烂鰓病的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屈桡杆菌)。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又称“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表面、鳃丝末端黏液增多,并常黏附淤泥,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鰓盖骨中央的内表皮常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
本病为淡水鱼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鱼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鲤、鲫、鲢、鲂、鳙也可发生。近年来,名优鱼养殖中,如鳗、鳜、淡水白鲳、加州鲈和斑点叉尾鲴等多有因烂鳃病而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鱼种或成鱼阶段均可发生。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由于致病菌的宿主范围很广,野杂鱼类也可感染,因此,容易传染和蔓延。本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并发。
[预防方法]①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黏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或者用成品肥料,如活而爽、肥水素等;②做好鱼苗、鱼种的放养消毒工作;③高温季节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增氧底保净等改良水质的药物,营造良好的水质条件;④定期泼洒消毒剂,如二溴海因、杀灭海因II等,预防病原菌的生长。
[治疗方法]①内服复方磺胺甲嗯唑和维生素C钠粉的合剂,连用3~5天;外用泼洒高碘酸钠溶液,用量为100克/(亩。米)。②内服氟苯尼考和维生素C钠粉的合剂,连用3~5天;外用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二氧化氯、大黄精华素等消毒剂。③五倍子(粉碎后开水浸泡或煎煮)连水带渣全池遍洒2~4克/米3,大黄经20倍0.3%的氨水浸泡提取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2~4克/米3。
注意事项:在使用外用消毒剂时,尽量选用温和型、对鱼体刺激小的产品,以免因过度刺激对鱼体产生伤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编辑:马宇飞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讲师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