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气候潮湿、饲料霉变、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寒冷、防疫制度不健全、引进猪频繁时等可引起暴发。本病传播快,是一种高度接触的传染病。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其特征为仔猪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病猪和带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猪的粪便、尿液和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也可通过胎盘等途径传播。

1.临床症状

体温明显开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病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的发病率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2.预防

①引种时加强检疫监测。从无疫区引种,要有合格的检疫审批手续。引入后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群,投入使用。

②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式的管理方式,圈舍建设要合理,保证猪舍防寒保暖,通风良好。饲料搭配合理,营养丰富,质量优良,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③免疫接种。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情况,对猪群进行预防免疫接种。疫苗使用于健康猪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禁用;屠宰前21日内禁用。免疫所用疫苗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和弱毒苗,对同一猪群接种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量的疫苗。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检查,包装有无破损,灭活苗乳波有无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如发现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严格按说明使用。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焦福林

[原创]猪蓝耳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图文简介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