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成虫叩头虫一般颜色较暗,体型细长或扁平,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幼虫体细长,25~30毫米,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
防治要点:
(1)在金针虫活动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2)播种前土壤处理,可用48%地蛆灵乳油200毫升/亩,拌细土10千克撒在种植沟内,也可将农药与农家肥拌匀施人,
(3)生长期发生金针虫,可在苗间挖小穴,将颗粒剂或毒土点人穴中立即覆盖,土壤干时也可将48%地蛆灵乳油2000倍,开沟或挖穴点浇。
(4)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48%乐斯本或48%天达毒死蜱、48%地蛆灵拌种,比例为药剂:水:种子=1:(30~40): (400~500)。
(5)施用毒土。用48%地蛆灵乳油每亩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毫升,加水10倍,喷于25~30千克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3千克拌细土25~30千克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千克处理土壤。
(6)种植前要深耕多耙,收获后及时深翻;夏季翻耕曝晒。
编辑:李敏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原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