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是豆类、葱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主要为害蔬菜的叶、果、枝干等部位。发病初期在受害部位先形成点状褪绿斑点,后逐渐形成黄色或锈褐色疱状物。后期疱斑表皮破裂,散出黄色或红褐色粉末,叶片枯焦和脱落。
常见病例说明
1.豇豆锈病
叶片、叶柄、茎和豆荚均可受害。叶面产生褪绿至褐色近圆形小斑,叶背产生淡黄色至褐色隆起的粉疱斑(夏孢子堆),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叶片变形、早落。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栗褐色粒点(性子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绒状物(锈子器)。叶柄、茎和种荚上孢子堆与叶上相似。
2.莱豆锈病
叶片、茎和豆荚均可受害。染病叶先出现许多分散的褪绿小点,后隆起形成黄褐色疱斑(夏孢子堆),在寄主生长后期疱斑转变为黑褐色(冬孢子堆),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茎和豆荚上孢子堆与叶片相似。
3.花生锈病
主要为花生叶片受害,托叶、叶柄、茎等部位也可受害。受害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淡黄色小斑点,后扩大为黄褐色至褐色疱疹斑(夏孢子堆),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表皮破裂后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夏孢子)。病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渐向上扩展。叶背面密生夏孢子堆,后期叶片变黄干枯,似火烧状。
4.葱锈病
葱叶发病初期产生褪绿斑点,继而转变为橘黄色隆起的粉疱斑(孢子堆) ,后期形成椭圆形或纺锤形栗褐色的粉疱斑(冬孢子堆)。孢子成熟后粉疱斑表皮纵裂翻起,散出病菌孢子。病菌孢子随着风雨传播扩散和再侵染,导致大面积葱发病和枯死。
5.金针菜锈病
菜叶和花茎均可受害。受害叶片背面及花茎上散生或群集黄色或橘红色小疱斑(夏孢子堆) ,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大量铁锈状粉末,严重的造成全株叶片枯死;后期叶片背面和花茎上产生黑褐色长椭形或线条状的冬孢子堆。受害病株少抽薹或不抽薹,花茎变红褐色,花蕾干瘪、易脱落。
发病规律
高温高湿有利于锈病发生,高温、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时间长,锈病易流行。苗期一般不发病,秋播菜豆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要点
(1)清洁田园 清除残株病叶集中销毁,清除田间地头杂草,以减少病源。
(2)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栽植密度应适当,植株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春季苗期适当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硫黄悬浮剂200~3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编辑:李敏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赵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