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分布广,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食欲下降和脱水等症状。为了让养殖户能获得更全面、更科学的猪流行性腹泻防治知识,本文给冬季科普一下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的措施有哪些。

一、诊断要点

1、病原特点

病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

抵抗力: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液可将其杀灭。

2、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以感染,易感猪群暴发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越小的猪越易感染,症状越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传染源: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方式:

排毒: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饲料及工具。

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易感动物:本病毒任何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哺乳仔猪最严重。

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近年来发现在温暖季节也有发生。

3、临床特点

潜伏期为22~36小时。临诊症状明显期为4~5天。主要症状水样腹泻。病猪腹泻,粪便开始为黄色黏绸,随后为灰黄或灰白水样,并黏附于身体;呕吐,呕吐多发生在哺乳和采食以后;脱水,消瘦,皮肤有皱缩。精神萎顿,厌食;有的体温升高,运动僵硬;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平均死亡率达50%,有的可达100%。断奶仔猪、育肥猪以及母猪精神不振,厌食,腹泻4~7天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仅有精神沉郁、呕吐、厌食症状,死亡率极低。

4、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在小肠。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淋巴结水肿;胃内空虚,有的充满胆汁样黄色液体。

5、实验室诊断

本病从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基本相似,确诊需实验室诊断。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采集相应的病料。

2、防治要点

(1)预防

①加强管理:引种时从无疫区引种,加强隔离、检疫,防止将病原体引入。提供合理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圈舍干净和干燥,严格消毒,清除场内病毒。猪舍在猪进前,要对猪舍彻底消毒;发病期严禁人员串圈和饲料车等工具的移动,猪舍中的猪只出不进。发病期或发病后3个月内的粪便以及病死猪要做无害化处理。

②免疫接种:推荐免疫程序同猪传染性胃肠炎。

(2)治疗

本病采取对症辅助疗法。应用抗生素,防止细菌继发感染;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增强机体抵抗力。

①饮水:灌服补液盐50ml。

②口服:阿莫西林0.3g+庆大霉素2ml+蛋黄粉抗体3g。

③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5ml,同时肌注庆大霉素、土霉素和氟苯尼考等抗生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加热到37~38℃,250ml,加青霉素40万IU和链霉素1.3g,2次/d,连用3d。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加硫酸黄霉素80~120mg,2次/d,连用3d。

④肌内注射:仔猪,硫酸黄连素注射液5~10ml,1次/d,连用5d。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16万~32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2~4mg,1次/d,连用2~3d。痢菌净0.5ml/头,2次/d,连用3d。

⑤仔猪后海穴注射: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16万~32万IU,连用2~3d。



编辑:李敏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焦福林

[原创]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图文简介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分布广,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食欲下降和脱水等症状。为了让养殖户能获得更全面、更科学的猪流行性腹泻防治知识,本文给冬季科普一下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