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牙的说法从何而来?


说起虫牙,人们都很熟悉,其实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渊源。

甲骨文中的“龋”字形象的说明了牙齿龋坏的感觉,仿佛钩子般拉扯的锐痛,“齿”代表牙齿,“禹”则有“虫”的意思。


张守节在《史记正记》中提到“《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


推测可能是古代医学尚未建立细菌的概念,牙齿腐坏变软,破坏后为黑褐色的洞,便认为是牙中有虫,虫蚀导致牙齿形成空洞,称为“虫牙”。



2 虫牙真的有虫吗?


古代人观察到牙齿被逐渐腐蚀破坏的现象,认为是“虫”在“牙”中蠕动,由象形文字演化成“龋”字。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龋”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是在多因素的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进行性缺损。口腔内的多种微生物在牙齿上紧密附着,成为牙菌斑,通过摄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酸,导致牙齿中矿物成分的脱矿、溶解,逐渐成洞,因此虫牙里并非真的有虫。


3 刷牙好就会没有“虫牙”吗?


人们每天要进食多种食物,在口腔中就会有大量的细菌繁殖,因此刷牙对清洁口腔保护牙齿至关重要。刷牙可达到按摩齿龈、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那么是不是正确刷牙了就可以免除龋齿等口腔疾病呢?


其实口腔龋病预防可分为三级水平:


一级预防是针对致龋因素采取的预防手段,包括日常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在口腔机构进行窝沟封闭,使用氟化物,最重要的是机械清除菌斑,包括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牙周基础治疗,必要时可以辅助化学手段,如漱口水等;


二级预防是对龋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但要重视自我口腔健康,还要定期进行口腔维护,早期干预龋病、牙周病,避免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是指龋病已经发展到严重程度,应到医院就诊,尽量控制龋损、修复患牙,严重破坏尽早拔除后修复。


因此,刷牙好≠没有“虫牙”。口腔疾病可预防、可控制、可治疗,全面做好防控才是远离“虫牙”的关键所在。


4 远离“虫牙”,具体该怎么做?


龋病的发生需要几个必备因素:菌斑微生物、碳水化合物、宿主以及时间。预防手段遗漏了哪一环节,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控制菌斑的方法包括:使用牙刷和牙膏、牙线、牙缝刷,到医院进行洁治等机械方法;漱口水等化学方法;抗菌剂等生物学方法;处于研究阶段的免疫方法。其中日常机械清除菌斑是最重要的,建议使用大小、硬度适中的牙刷,每天2次有效刷牙,儿童推荐圆弧刷牙法,成人推荐Bass刷牙法,每次3-5分钟。牙刷难以清洁牙齿间隙,因此需要配合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工具进一步清洁。


控制碳水化合物是指合理饮食,减少不必要的游离糖摄入。


通过氟化物、窝沟封闭等方法增强牙齿抗龋能力,降低宿主的易感性。


5 “虫牙”有遗传等不可抗衡的因素吗?


当然,龋病存在一定的遗传背景。


流行病学观察到人群中大部分的龋坏牙齿集中在少部分人的口腔中,即“两极化分布”现象,提示存在着“易患病的个体”。遗传因素影响牙齿发育、唾液成分、龋病免疫反应、味觉习惯等方面,造成不同的易感性,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龋病是基因、环境、以及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虽然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但是口腔习惯对龋病的影响更为主要。


6 哪些疾病是由小小蛀牙造成的隐患?


龋病的危害很大,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均不利。


局部影响:龋病逐渐进展,牙齿变为残根,可能会引起疼痛,影响进食;乳牙龋坏还可能会阻碍恒牙发育和萌出;牙齿失去正常形态,会损伤黏膜等软组织;长期失牙,颌骨缺少咀嚼刺激,会造成生长发育障碍;还可能引起颌骨炎症、囊肿和肿瘤。


全身健康的危害:多颗牙龋坏,影响咀嚼功能,造成消化问题;牙齿龋坏、缺失等,影响患者美观,造成心理问题;急性期,龋病引起的炎症可能会扩散,造成周围组织的间隙感染,甚至细菌入血,危及生命;慢性期的炎症可能成为“病灶”,是心脏病、肾病等疾病的病原牙。


7 协和口腔医生的忠告:


爱牙护齿,口腔健康,才能全身健康。


(1)要意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咀嚼、美观和发音等是口腔的重要功能,不要认为“牙疼不是病”,牙齿问题可能会引发各个器官的疾病,是需要预防、需要早治疗的。  


(2)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口腔保健的方法。

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手段,要按时、正确刷牙,清洁牙缝,才能防止龋病发生,到医院进行检查、洁治,也是预防的重要手段。定期的口腔检查,牙医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并发现早期龋坏,及时治疗,避免发展。


(3)当口腔出现疾病时,一定及时就医,听从医生专业的建议。龋坏需要充填治疗,发展到牙髓需要根管治疗,而无法保留,需要拔除后修复治疗。龋病逐渐进展,治疗难度、费用都会增加,因此要积极治疗,避免延误,造成严重后果。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快乐一生!


作者简介:


王梦晨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住院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博士。

擅长儿童龋病、牙外伤等综合治疗。


虫牙真的有虫吗?

图文简介

古代人观察到牙齿被逐渐腐蚀破坏的现象,认为是“虫”在“牙”中蠕动,由象形文字演化成“龋”字。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龋”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是在多因素的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进行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