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11时许,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新杨路鹅湖镇新杨路某小吃店发生燃气瓶爆炸,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发生当天,一名身着白色“制服”的男子在某社区2019年消防培训讲了关于燃气安全的科普知识。


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后立即向公众传播相关的安全知识,把公众的注意力从灾害本身转移到防灾减灾上来,本身是好事。


只是那名男子的科普知识讲得太离谱,对公众带来的不是安全,而是误导。


那名男子声称,遇到燃气瓶起火,必须先灭火,再关阀。如果先关阀,就会产生“负压回火效应”,火会随着燃气回到瓶里,整个燃气瓶就会爆炸。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关阀不可能产生负压。燃气瓶里充装的一般是液化石油气。这种液化气会产生蒸汽,在钢瓶里形成压力。家用液化气钢瓶正常使用时的压力是0.6兆帕左右,远远高于大气压。


所谓负压,就是低于大气压力。阀门一关,瓶内的压力就不会降低了,怎么可能产生负压?


回火不可能把火带到燃气瓶里。液化气钢瓶的阀门关后,在某些情况下,火焰会沿软管回向燃烧,烧到关闭的阀门处,管内的可燃物烧完了,燃烧也停止了,怎么可能把火带到燃气瓶里?是关阀在先,回向燃烧在后!


燃气瓶不可能因为燃气瓶起火而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上限是9.5%,也就是说,只有当燃气瓶中空气占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爆炸,阀门不关时,瓶内是正压,空气进不去;


阀开一关,空气更进不去。瓶中没有空气,更不可能在燃气瓶中占绝大部分,怎么可能发生爆炸?


总之,说燃气瓶起火时先关阀会导致燃气瓶爆炸缺乏消防常识。顺便说一下,这种爆炸是化学爆炸。


那么,为什么社会上还会经常发生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燃气不会在燃气瓶内发生爆炸,并不意味着在瓶外也不会发生。


如果着火的液化气瓶阀门损坏,把火灭了后任由液化气在房间内泄漏,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是1.5%,其比重比空气大,在大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地区流动。这时地上只要有一个未熄火的烟蒂就可能引发爆炸。


在这种情况下,把灭了火的气瓶提到户外空旷处比把未灭火的气瓶更危险,因为液化气一路上、到了户外还在泄漏,是很大的隐患。在这种场合套用一句名言:“隐患险于明火”。



消防队在处置燃气瓶着火事故中出现了不少“抱火哥”,这不是因为他们在店里等现场没有能力灭火,而是他们到了火场无法确定气瓶的阀门是否完好


为了保护现场其他人的安全和到燃气瓶户外容易安全处置,他们宁可自己冒着风险把着火的气瓶抱出去


另外,燃气瓶内不会发生化学爆炸,也不意味着它们不会发生物理爆炸。过量充装、高温烘烤和机械碰撞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燃气瓶发生物理爆炸。


液化气爆炸后果可怕,但家庭消防安全还不限于液化气。相比“负压回火是否会导致液化气瓶爆炸”,公众更关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家庭应该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发生事故时如何处置?


家庭安全使用液化气,首先要确保液化气钢瓶的质量。液化气钢瓶必须选购正规公司的合格产品,最好直接去当地液化气公司购买。


钢瓶要按规定定期检验,到了使用年限要替换,这样能显著地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正确地使用也非常重要,能使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减少。


燃气瓶与灶具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必须直立放置,决不允许卧放。


燃气瓶不能过度充装,要远离热源,防止碰撞、敲打,使用时人不能离开等等。


万一液化气瓶起火,火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湿毛巾、抹布覆盖灭火并迅速关阀。如果火势较大,应拨打119报火警。


第二,当前公众从哪里能获取消防知识比较靠谱?


象上述的穿“白制服”男子那样讲错消防知识的消防科普培训人员并非个例,而是不少。


有些误导的后果比“负压回火效应”更严重。例如建议居民在住宅门厅里的电动车起火的情况下用湿毛巾蒙住口鼻下楼冲出火场,这可能导致居民丧生。


为了避免被误导,当前公众应该从专业的媒体,包括传统媒体《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中国消防》杂志和新媒体“科普中国”等渠道获取消防知识。有疑问向他们提出,他们也会组织专家回答。


有些在职和退下来的消防工作者有丰富的消防实践经验和体系化的消防理论知识,出于社会责任心创办了公益的消防微信公众号,如“靠山屯闲话”、“火事杂谈”。那里讲的消防知识也比较可靠。


第三,今后消防科普培训人员的话还可信吗?


面对面的授课,是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编写全国统编的教程、制订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的标准,编写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的教材,对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培训考核,要求他们持证上岗,以及政府对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实行购买服务,是确保这种教育培训质量的配套措施。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些措施很有效。


如今不少这种培训机构以培训为手段,以销售消防器材为经费来源,这种模式本身必然导致教育目的异化,内容扭曲,加上其培训人员自身没受过系统的训练,讲课出错并不奇怪。


政府对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实行购买服务,已在长沙、青岛等地方推广。这种培训以传授消防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比较可信。


如果上述措施能实施,那么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5G的到来,有关部门和第三方能用这些新手段对培训机构的面对面授课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消防科普培训人员的话可信度会不断提高,“以已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当然,今后公众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会越来越多,面对面的授课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对于接触新媒体较少的老人、分辨能力不强的儿童,这种授课依然非常重要。而这两类人又正是最容易受到火灾危害的群体,很需要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公众消防安全培训非常重要,内容正确,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人们接受了正确的培训,就能及时发现身边的火灾隐患,将其排除,从而避免很多火灾的发生。即使万一发生火灾,掌握了基本灭火和逃生技能的人们能从容应对,避免很多火灾伤亡。


END


文|范强强


假装专业指导先灭火?一次理清告诉你!

图文简介

那名男子声称,遇到燃气瓶起火,必须先灭火,再关阀。如果先关阀,就会产生“负压回火效应”,火会随着燃气回到瓶里,整个燃气瓶就会爆炸。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