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有“资深”糖友拿自己举例,表示吃保健品对降血糖很管用,长期服用真的可以不用吃药和打胰岛素了。

  辟谣:

  有些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存在长期服药和打胰岛素有毒副作用、会“上瘾”的心理负担,又求健康心切,每每被别有用心的保健品宣传误导,认为保健品对疾病有直接疗效,甚至拿保健品当药品服用。实际上,保健品应该称为保健食品,它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是不能用来替代药品的。

  第一,定义有区别。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第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有区别。药品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食品的生产标准则比药品生产标准低,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第三,功效有区别。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有规定的剂量、规格,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保健食品则没有治疗作用,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也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第四,产品说明和广告宣传有区别。药品有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写明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而且只有OTC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处方药不得以商业广告形式推广;保健食品的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第五,批准文号有区别。正规药品的包装上一定能看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或Z.S.J.B)+8位数字”,即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H字母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国内分包装、B代表保健药品。药品的批准文号可以登陆NMPA官网“药物查询”项目下进行查询,查不到或与实物不符就可以认定为假药。

  

  保健食品也有批准文号,一般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如“脑白金”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1997)第723号。

  

  总之,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目前还没办法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慢性疾病患者要正确对待疾病,注意密切监测自身指标,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要相信保健食品可以替代药物使用,以免引发多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血压波动过大,会对心脑血管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心梗、脑卒中等。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理性,不要将其当作“救命稻草”而擅自停药或用保健食品控制病情。

  辟谣专家:王宝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中国药学会合理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团成员

  复核专家:刘焕龙,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区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中国药学会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万能保健品直降血糖,不吃药不打针,你信了吗?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