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员

主题:精神心理疾病标签不能随便给自己贴


现在的人,年纪轻轻呐,却特别愿意说自己有各种心理疾病。什么鬼?这是什么调性?小蒲姐我能不关注一下吗?


唉!每个文艺青年心中都有一座精神病院,负能量满满,不但不想飞越,还想常驻其中,不想出来。


前两天翻了翻一条“9种现代人心理病”的微博,在评论下面网友们纷纷认领强迫症、抑郁症、狂躁症、选择恐惧症等心理疾病标签,就像拿人人都喜爱的钞票一样,一张一张收入囊中,喜滋滋地主动验证自己是个心理有病的人。


你呢,有没有感觉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发布会,宣布自己从今天开始“精神就有问题”了?

what?在家自己确诊了?心理疾病什么时候这么闪闪惹人爱了?什么时候大家聊天找共同话题,都要在心理疾病层面上统一战线了?

难道这年头没点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了?都没办法和人拉近距离了?

冷静冷静。我不激动。


其实,这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人得心理疾病,后来,说的人多了,便扎堆出现了,有真有假


实不相瞒,小蒲姐这次又机智了。赶紧分析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1.对精神心理疾病了解不深,捕风捉影


心理疾病被过于简单化地理解。有些人仅仅根据一两次的偶然行为,就随意地认为自己有病:


吃得稍微多点,就说自己有暴食症;心情不好,就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宅几天,就说自己有自闭症;有几天睡不着,就说自己失眠了;工作压力大点,就嚷嚷自己被老板逼得要精神分裂了。


其实对这些精神心理类的疾病,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甚至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疾病名称。不去做过多的了解,也没有太多科学认识的途径,更不去看医生,反正说自己是,就是吧。


2.觉得贴上精神心理疾病的标签很酷,追随潮流


觉得自己太普通了,经历太平淡了,是没有故事的男女同学,正发愁呢,发现周围的人都争相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标签,哎哟,可算找着变酷的方法了!


光速变戏精,仿佛有了精神病自己精神多了,一照镜子,自己很带感,告别平淡,于是在戏精的路上越跑越远。

心里一直有句话,感觉自己萌萌哒?额,心理疾病标签不能随便贴,这不是闹着玩的。很严肃地要求你继续看下去。

1.让心理疾病背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用心理疾病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我有病,你们不能怪我,要理解、照顾我,不是我的错,是病的错,我还是个宝宝”,真是理不直气也壮。


是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和付出代价,在社会法则面前,没有人是能逃避责任的,即使是真的有心理疾病。


明明是管不住嘴,掩盖自律能力差,就给自己贴上一张“暴饮暴食症”;总是迟到,不承认自己没时间观念,就给自己贴上一张“拖延症”;明明是交往过程中自私自利、出口伤人,不承认错误,不去道歉,却躲起来说自己“自闭了”先下手为强。


还有好多好多类似的事情,长此以往,推锅越来越顺手,以为自己占便宜了,其实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自己不负责任,会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必受到法律的制裁。


2.忽视真正心理疾病患者的痛苦,酿成大祸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比如抑郁症,被矫情多了,随口提及,很多人就简单地理解为抑郁症就是普通不开心,能有什么呀?


“你有什么可郁闷的呢?”“你想太多了。少想点。”“走出去,喝一杯酒,尽情地玩,忘记一切烦恼!”“你搞得我也很郁闷。”“别再自怨自怜!”“我知道你的感受,曾经我也经历过。”“你很坚强,你会没事的。”“有人比你更不幸,都没怎么样。”


对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些看起来是开导、安慰的话,其实很刺伤、很戳痛,非常不科学、不适宜对抑郁症患者说,这些话还可能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让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所以,往往是越错误的认知,越反而被广泛传播。就像今天说的,这样干不仅没达到疾病科普的目的,反而导致社会对很多心理疾病形成严重误解。这是医务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痛心疾首。

认识常见心理疾病,小蒲姐想让你知道:你以为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自闭症


你以为

只是宅在家里,不想见人。


实际是

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期的心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自闭症的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及言语沟通的障碍,以及行为、兴趣、活动的局限,重复和僵硬。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障碍、言语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主要特征。


自闭症具有以下征兆:


1.6个月以上的儿童还未曾大笑或出现其他满足和快乐的表情;

2.10个月大的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没有反应;

3.1岁以上的儿童还未学话或做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与动作;

4.16个月大的孩子还未说出有意义的语言;

5.2岁大的孩子语言中还未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有意义的词组;

6.任何时候儿童出现语言或社交能力退化。


●小蒲姐攻略

如果想帮助自闭症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药物和训练干预双管齐下。


可选择的药物有:


中枢兴奋药物,如哌醋甲酯,适用于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者。

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氟哌啶醇、阿立哌唑、奎硫平、奥氮平,应小剂量、短期使用。

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对自闭症患者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有效。舍曲林可适用于6岁以上患儿。


而训练干预,要找专门的机构来诊治。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有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自闭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训练、人际关系训练法。


自闭症有时用尖叫和发脾气来表达,为防止这种情况,不要在自闭症患者尖叫或发脾气时满足要求。与自闭症患者交流时应尽量简单明确。


而假装自闭症的小盆友,通常是懒宅,懒得动弹和社交,一旦被朋友叫出去玩,就暴露了,那叫一个肢体灵活、功能齐全。


此刻,确认下眼神,都是假装自闭的人。


●抑郁症


●你以为

只是心情不好。


实际是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心境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无助和绝望,可伴有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精神疲惫、思维迟钝甚至混乱。

抑郁症的发展常常是由社会环境和心理应激所致,因此应激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其机制与应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过强,包括糖皮质激素水平过高以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抑郁症基本上找不到具体的原因,而且持续的时间非常长,通常在2周以上,有的甚至长达数年,还会反复发作。

很多人在经历失败后,会暂时表现出情绪低落或正常的伤心情绪。大部分人在几天或几周内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但是对有些人来说,抑郁症是一种极其痛苦、让人虚弱,有时甚至威胁生命的一种疾病。有心脏病或癌症等其他病症的人,患上抑郁症会增加他们死亡的风险。


●小蒲姐攻略


抑郁症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综合治疗,药物、心理相结合,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


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


而假装抑郁症的小盆友,增强心情调节能力,平时适量运动,吃一些钾含量、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强迫症


●你以为

只是喜欢东西摆放整齐。


实际是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心理疾病。

强迫症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强迫症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1.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是患者自发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小蒲姐攻略


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常对强迫症进行暴露反应预防和思维阻断。


严重的强迫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如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


而假装强迫症的小盆友,一般不会为了自己实施的动作感到焦虑、紧张,就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标准想做好一些事情而已,你们开心就好。


●躁狂症


●你以为


只是爱发脾气。


●实际是


躁狂症是一种以情感活动呈病态性过分高涨为基本表现的精神失常。躁狂症的发生与脑内5-HT不足和NA过多有关。躁狂发作时间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


躁狂症的临床表现有3个特征:心境高涨,愉快而欢乐;思维奔逸,联想过程加速;精神运动性兴奋,活动增多。

1.心境高涨

本症始发,可先有头痛、失眠等现象,然后出现情感高涨,内心充满愉快和欢乐,患者显得活跃多语,主动与别人交往,觉得任何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可喜的、美满的,所以不停地追求新鲜事物,但有时又具有易激惹性。

2.思想奔逸

患者联想过程加速,思想内容丰富而多变,常随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改变,常出现“随境转移”的现象。


由于思潮的加速转变,因而有相应的各式各样的行为,忽而做这,忽而做那,但对每一件事情均不能有始有终,结果一无所成。


3.活动增多

由于患者情感高涨,精力过度旺盛,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活动都想参与,因此活动加多。

由于患者被动注意易于唤起,因此在活动中易转移目标,一个活动未完又转到另一项活动中去,结果是忙忙碌碌,但什么事均是“虎头蛇尾”,工作效率不高,给人以“百忙白忙”之感。


●小蒲姐攻略


躁狂症患者,绝大多数需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住院治疗。应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有助于快速控制兴奋。


初发躁狂症患者,治愈后维持用药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停药。如有复发征兆(睡眠量减少、活动增多等),需立即恢复治疗。


而假装躁狂症的小盆友,该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不要为自己的脾气不好找借口。


●社交恐惧症


●你以为

不知道怎么打招呼,不想与人多说话。


●实际是


社交恐惧症是以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回避社交行为的一类焦虑恐惧障碍。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众面前可能会出丑或有尴尬的表现,担心别人嘲笑、负面评价自己,面对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更加拘束、紧张不安,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


尽管社交恐惧症患者意识到这种紧张和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仍然设法回避相关的社交场合,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自我与社会隔离,对社交充满紧张不安,并在社交时有强烈的焦虑和痛苦,脸红、手抖、不敢对视等,这些回避行为可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职业功能和社会关系。

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而最终导致物质依赖,特别是酒精依赖,这是一定要戒除的。


小蒲姐攻略


社交恐惧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消除诱发原因,在支持和认知疗法的基础上,加以行为疗法,有较好效果。行为疗法可采用系统脱敏法、阳性强化法、冲击疗法等。此外,还可做放松或生物反馈治疗,音乐及游戏疗法可用于幼儿恐惧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对症状较严重者使用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丙米嗪、多塞平等,氟西汀对社交恐惧症和伴发恐惧症出现的强迫行为疗效肯定。


而假装社交恐惧症的小盆友,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不要因为怕说错话、做错事,就干脆不说了、也不做了,因噎废食,可能错过人生中的很多朋友。

心理疾病是严肃的医学研究科目,它们不是随便能贴来贴去的假文艺标签。

每天无病呻吟有“各种病”,这样的文艺青年请拿好小蒲姐的号码牌,排队接受治疗。


谢谢惠顾。~今日小蒲姐营业结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小蒲姐参考情报:


1.蒲公英医学百科
2.百科名医网


每个文艺青年心中都有一座精神病院

图文简介

这年头没点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