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武汉,历代留下的名胜古迹甚多,但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始建于三国时的黄鹤楼了。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载: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可见,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为军事瞭望设施。西晋灭东吴以后,进入短暂的统一局面。


之后又进入战火频仍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其间黄鹤楼均为军事设施,讲求实用而非供人观赏,其兴毁状况已不可考。



进入唐朝后,由于武汉地处统局面的腹心地带,长期和平使得黄鹤楼的军事价值渐渐丧失。


加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高居石矶之上,耸构巍峨,下临江流滔滔,坐窥井邑万户,俯览烟波,仰观白云。


政客文人,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逐渐变成了观赏楼。

 

“楼以诗传”,黄鹤楼的千载盛名得力于唐诗人崔颢的名诗《黄鹤楼》。


自为观赏楼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和中华民国直至今日,曾兴毁无数,但其位置均是临江而建。


历代所建黄鹤楼的规模不同,但风格、结构均有继承,造成黄鹤楼毁损的原因很多,如风吹、雨淋、虫蛀,年久失修、兵火相交……


最主要的则是火灾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楚王朱复轩捐资重修黄鹤楼,明清五百年间,有文字记载可查的火灾计有11次之多。

 



1.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秋,黄鹤楼因雷击起火。(明孙承荣《黄鹤楼集》)


2.  明嘉靖末年(1566年),黄鹤楼发生大火。(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3.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汉阳门发生火灾,延烧1000余家,黄鹤楼亦毁于大火。(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4.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黄鹤楼附近发生火灾,时值大风,大火穿房越户,延烧到城楼和县府衙门,殃及黄鹤楼。


这次大火,1800户被焚毁,黄鹤楼亦“成为烬”。(民国十年《湖北通志》)


5.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武昌发生大火,毁数千家,县府衙门和黄鹤楼亦遭火焚。(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6.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黄鹤楼遭兵火焚毁。(《续汉口丛谈》)


7.  清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黄鹤楼及城门门楼发生火灾,大火延烧,城内火光一片。(清康熙《武昌府志》)


8.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黄鹤楼因雷击起火。(清宣统元年《湖北通志》)


9.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黄鹤楼毁于大火。(《续汉口丛谈》)



10.  清成丰六年(1856),黄鹤楼毁于战火。(《续汉口丛谈入清同治八年《江夏县志》)


11.  清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初四黄昏,汉阳门外董家坡民居起火,火势迅速向山上蔓延,鹤楼被引燃起火,风助火威。


黄鹤楼焚毁《续汉口丛谈》中有诗记录:“画楼雕梁一夕尽,广厦金碧相辉映,胜地重为瓦砾场,游人扫尽烟波兴。”

 


为什么黄鹤楼如此火患频频?


据史料分析可知:


一.  黄鹤楼历代建筑(1985年的新建筑除外)均为木质结构,干燥易燃。


黄鹤楼为文人荟萃之所,楼内的陈设及书画作品均为易燃物,稍有不慎,或遇外来火源,即成火患。


二.  黄鹤楼为官宦文人“游观宴集”之所,或朋友相邀,或文人相聚,饮酒设宴,少不了弄烟动火之举,而无相应的禁火制度,易因火成灾。



三.  此种易燃建筑又无任何消防保护措施,很难保证其安全。


四.  武汉夏季,温高酷热,号称“火炉”,秋后天千物燥,一旦失火,江风助威,蔓延快而难救。


五.  历代黄鹤楼周围人烟稠密,民房店铺繁多,生活用火,燃烛照明,密度极大,且贫民住所皆竹篾木板作墙、茅草为顶的简易棚屋。


一旦火起,燃烧迅速,加之江面空阔,无遮无拦,江风鼓舞,火焰飞蹿。火种漫天飞舞,极易殃及位于高处的黄鹤楼。



六.  毁于战火。明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均使黄鹤楼付之兵燹。


七.  雷击起火。历代黄鹤楼临江而建,立四周建筑群中,为孤立的高大建筑,极易引发雷击起火。

 


1884年,黄鹤楼最后次焚毁。直到1981年10月,新的黄鹤楼才破土动工,1985年,崭新的黄鹤楼得以与世人见面。


END


文|何峰


火劫兵燹黄鹤楼

图文简介

历史悠久的武汉,历代留下的名胜古迹甚多,但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始建于三国时的黄鹤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