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很容易产生“孤独”的感受。

夜幕降临,带着一身的疲惫离开办公室,走在穿梭不息的街头,眼前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仿佛与你无关,身处闹市却无处可去,周围都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

去参加朋友婚礼,豪华的餐厅里人声鼎沸,新人和你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又忙着去招呼别的宾客,安排你坐在一桌陌生人中间,看着或别人窃窃私语或举杯换盏,你一个人却如坐针毡,和同桌应付客套的笑快要僵硬在脸上了,走或留,都觉得是那么的尴尬...

孤独是什么?孤独就是身处人群却无话可说、或是说了也无人能懂、或是懂了也没有人会在乎!

网易云音乐上有一句话:别人稍一留意,你便敞开心扉,你以为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

村上春树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张爱玲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是的,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那些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常常伴随着我们,在每个夜深人尽的时候,卸下一身疲惫和伪装的面具,深深的吸一口气,仿佛要把那个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唤醒,在夜色中静静的发发呆,感受那个被黑暗抱持着、被孤独裹挟着的自己,是如此真实的存在。

天涯上有个关于什么是孤独的帖子收获了上千留言,网友对于孤独的体验千奇百怪,却又如此精准的击中人心!

·孤独就是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发现忘了带耳机...

·孤独是一个人叫一份肯德基,中途去上厕所,回来时被服务员收了餐...

·以前总是很好奇爸爸老开着电视,就一个新闻频道从头到尾的循环播放,从来也不换台,直到睡着...直到某天自己觉得世界安静的可怕,打开电视只图能有个动静,从此就再也没有关过...

...

知乎上曾经也有过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男人下班后都喜欢在车上呆一会在回家?”引起了网友的热论,其中最高赞的一个回答是: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为什么这个回答让那个无数人认同?

因为它真实的反映了那些为了在这个城市立足而拼尽全力的男人们,内心那份无法遣怀的孤独感。

因为对于中年男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你的每一天都是在打比赛,上半场拼事业,下半场拼家庭,只有车上待的那片刻时光,才是中场休息!坐在车上,安静一下自己,收拾收拾被工作搅扰的烦躁的心,或是因为一场艰难的谈判耗光了心情;

或是工作不力被上司批评而情绪沮丧;

或是业绩未能达标面临被裁员的压力;

或是中年力不从心甚至无望倍感焦虑;

总之,无论是什么,这一刻,需要整理一下哪些失落和沮丧,需要让压抑的自己出来透口气,在那个昏暗的车库、密闭而无人打扰的空间里,这一刻的孤独却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享受,是属于自己的私密时光,是让自己卸下一切伪装,把疲倦和迷茫拜托给那支烟,点燃后深深的吸一口,徐徐吐出的不仅仅是淡淡的烟雾,还有内心那些被压抑到无处安放的坏心情!

抽完烟,打开车窗让冷空气进来,在一进一出的交互中,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特别需要那几分钟,因为上半场已经耗尽了精力,所以得花点时间来准备下半场的表演,那个打开家门出现在老婆孩子面前满面春风、睿智、成功、温和、风趣的自己!

 

孤独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需要!

 

孤独到底是什么?孤独的英文是“solitude”,用大白话翻译,6个字:就自己,没别人。但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前者是形式上的孤单,后者是心理上的孤单,千万别混为一谈。孤独的最常见表现就是与他人的互动很少,可人是社会化动物啊,不和人接触,社会功能怎么实现呢?所以,主流观念非常坚定地认为,孤独的人是有问题的,因为他缺乏正常的社交能力啊。人们往往把孤独和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等联系在一起。就连很多孤独者自己都深感不安,怀疑自己有病。的确,有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会拒绝和他人接触,存在孤僻退缩的症状,但是,孤独本身并不是一种病。为什么这么说呢?

 

孤独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需要,很多时候,人们甚至会主动追求孤独。你一定觉得奇怪吧,怎么会有人喜欢主动追求孤独呢?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对孤独的追求是由内在驱动力决定的。

作为社会化动物,人类的确需要和他人建立关系,所以主流理论认为,亲密关系是人生意义与幸福满足感的唯一源泉。英国有一位精神分析大家叫鲍尔比,大名鼎鼎的依恋理论就是他提出的。他认为,“依恋”是婴儿和他的照料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这种关系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婴儿的生存概率,而且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意思的是,虽然鲍尔比一辈子都在研究母婴依恋,但他自己和母亲之间却很难说有什么依恋之情,鲍尔比几乎完全由保姆带大,据说每天只能见母亲一小时。

 

更惨的是,四岁的时候,保姆也离开了他。他很小就被送往寄宿学院,然而,孤独与分离却让他对亲密关系更为向外。

 

鲍尔比认为,亲密关系就如同轮子的轴心一样,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围绕着这个轴心旋转。好嘛,照这么说来,那些出于种种原因没有亲密关系的人是不是都该活得生无可恋了?作者对此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认为:“人类终其一生都被两种完全相反的驱动力操纵着,一种是对陪伴、爱以及其他所有能让我们亲近同类的关系的渴望,另一种则是对独立、孤单和自主的向往。”

 

英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他创作了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吉本一辈子没娶妻生子,虽然年轻时也爱慕过一个姑娘,但因为父亲坚决反对,所以他就挥剑斩情丝了。不过,他后来的日子过得可一点也不凄凉,不但很享受在孤独中醉心于历史研究,而且后来还写文章感叹,幸好自己当初没头昏到去结婚,否则哪有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从吉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股驱动力的作用,前一股驱动力让他一度坠入爱河,后一股驱动力让他安心地在孤独的探索之路上走完一生。像吉本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只有很多名人,普通人也一样。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比如种花、养鸟、玩股票、做设计、搞发明等等,对亲密关系并不强求。你往自己身边找找,肯定有不少这样的人。

除此之外,孤独还可以提供很多功能。

 

首先,孤独可以提高创造力。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的能力,其实就是创造力。但你有没有想过,创造力的源头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想象力。 “想象力总是在孤独状态下展开翅膀,能够享受孤独的孩子更有可能培养出创造潜能。”有了想象力,人类才能成为万物之灵,才有了璀璨多姿的人类文明。牛顿的万有引力一开始只是想象世界中的灵光一闪;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的像蛇吞尾巴一样的有机化学环状结构,是来自梦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得益于他的想象力。总之,想象力是个好东西,而孤独就是让想象力疯狂生长的沃土。

一般认为,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是童年,尤其是孩子们在没有玩伴的情况下,那简直就是:小小的孩子,造出大大的世界!有很多创作天才都拥有孤独的童年,这个时期茁壮成长的想象力成就了日后杰出的作品。对很多创作者来说,亲密关系反而是一种阻碍,会让他们失去想象的原动力。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三种境界里,你是不是都看到了孤独的影子?

 

最后,也是我们想重点强调的:孤独让我们回归自我,变得更完整

 

先给大家说说柏拉图讲的一个神话。他说啊,当初世界上原本存在着三种性别,男性、女性、阴阳体。每个人类都像个球一样,有四条腿、四只手,可以随便站,随便滚,随便跑。这些人类很强大,而且很傲慢,神仙们觉得,这届人类不行啊,太不好管了,于是乎,咔嚓一声,将每个人都劈成了两半。人类被一分为二之后,每一半都被迫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柏拉图认为,人类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完整的不完整生物。也就是说,追求完整是每个人一生的命题。

跟柏拉图的观点类似,荣格也提出了著名的“自性化”概念。先说说什么是自性,英文单词是“self”。自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抽象地说,它是将我们的人格组织整合起来的能量,是把意识和潜意识过程连接起来的中心点。简单地说,自性就是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那什么是自性化呢?就是一个人实现自我、让人格变得更完整的心理过程。按照荣格的描述,“自性化”完成后,你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和感,一种与生命达成和解的安宁感,一种成为整体一部分的归宿感。总之,荣格就认为,完成“自性化”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

除了荣格的“自性化”概念,还有其他一些理论也提到了内在整合的过程。但不管是哪家之言,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孤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为这种整合完全发生在你的内部。在周围有干扰的情况下,要完成这件事好像挺有难度。你能想象自己一会儿接一个电话、发一条朋友圈,同时还在深沉思考的样子吗?所以说,要想回归自我,多少都离不开孤独。

 

最后,如何借助孤独回归自我呢?

 

1、 在孤独中培养自己的“内省力”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内在的心理状态,其实,并不存在“快乐”“无聊”“幸福”“不幸”等客观状态,你的状态是根据你对事物的“解读方式”而变化的。想让自己的解读方式变得更积极,就需要经历在“孤独”尝试内省,当我们反复进行内省时,内心深处的声音就会更快地反应到你的脑海中。

如果你能准确听到自己的心声,那当你面对迷茫或犹豫时,也能更直观地做出遵从自己意愿的判断。

另外,回顾自己曾做过的事情和拥有的经历,仔细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你就可以某种程度上预测自己身边将会发生的事情。

换言之,你可以把事情揽入自己“预料的范围”之中。

有了这样的积累,你就能预料自己做的事情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内心便会感到安定与舒坦。

在各种刺激和变化及日夜忙碌中,因为总是把握了自己身处的位置,知道该怎样应对和处理,你就能拥有过着自己人生的真实感,真切地感觉到幸福。

然后,你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使命、应该完成的角色、贯彻的工作以及前进的方向。由此,你会得到一种类似自我实现的感觉,一种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导演的“掌控感”。

 

2、 直面内心的痛苦

 

我原来的案例小A,失恋时心痛的感觉的确非常强烈,感觉像人生就要结束了一样。于是,她开始不断地投入社交场合,让自己“不去想”内心的痛苦。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注意力投注到外界有利于自己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但是逐渐地,她开始依赖于这种社交的方式去麻痹自己,甚至开始恐惧独处的时间,最终,她患上了一种“社交依赖症”,不加选择地和各种人交往,惟其如此,才能让她去忘记过去的痛苦。

 

我给她的建议是,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去直面内心的痛苦。走出失恋,并不靠忘记,而是靠想起来。不是想“接下来怎么办”的未来,而是去回顾曾经快乐的过去,回到过去。

回顾过去,沉浸在快乐的余音中。这样做也许会感觉更悲伤,但是你也要接纳这样的悲伤。也许会哭好几次吧。但我们就是要这样一个人面对从心底涌起来的悲伤。

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要花好几个月,说不定还可能花好几年,但如果你能反复持续做,回忆到生厌,渐渐回忆的这个“事实”,与悲伤这个“感情”分离的那一刻就会到来。

然后,在某个地方,另外一个冷静的自己会探出头,告诉自己:“虽然自己觉得那个人很重要,但在对方看来,自己并不是重要的存在。这虽然让人伤心,但对方有对方的人生,自己也只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孤独,让我们被迫直面内心的痛苦,但也正是这种对痛苦不加分辨的面对与接受,才有着之后的悦纳与渡过。

 

3、 借助孤独,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孤独的时候,最该去问自己“哪些重要,哪些不那么重要。”

这是在拷问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的优先顺序也唯有在孤独的寂寥中才得以明确。这个优先顺序不是自己的固执观念,也不是社会常识,或者他人的评价,而是持有自己明确的判断标准。即便是以自己的喜好作为判断的标准,也试着找出这个喜好背后的自我价值。

 

在没有外界打扰的时候,把生命中所有的事情在脑海中摊开,随后,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优先位置,把不重要的事情放在后面,要么少花点力气,要么干脆就不要管。

明确了这样的“人生优先顺序”后,你就能锻炼出果断舍弃不重要事情的胆力,当更重要的事情发生时,你能立即停下手上的事情,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中。

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出现懒散应付当下,让时间从眼前流逝的情况。为坚持自我而感到孤独的恐惧感也不复存在。


心理科普 || 如何在孤独中迎来一场和自己的相逢?

图文简介

孤独的时候,最该去问自己“哪些重要,哪些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