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员
主题:前列腺炎会导致不孕不育吗?
要讲前列腺话题,还真有点害羞。可今天轮到小蒲姐值班营业,羞羞也得唠啊!
不怕不怕,我除了怕虫还怕过什么呀?这个问题,根本就难不倒我!
我问专家,我查数据,我查专业书,终于交上了这份答卷!
在查明前列腺能不能导致不育之前,小蒲姐先彻查了下啥是前列腺。
别嘘我,不了解前列腺也很正常吧!我是医学情报总探长没错,可这男性专属器官,我没事儿了解它干嘛?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前列腺还是个暖器官。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附属腺,位于膀胱的正下方,它的形状大小像是扁扁的栗子。这比喻让小蒲姐又少了一样爱吃的东西。前列腺像是一个暖男一样,牢牢包绕在尿道、两条射精管根部。
前列腺紧紧拥抱尿道、射精管时,会让人产生排尿困难,但能将输精管和精囊腺中的内容物经射精管压入后尿道,促使精液排出。
前列腺既然是个“腺”,就和汗腺、皮脂腺等腺一样,有着分泌的功能:它能分泌前列腺液,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精子的活动功能。
看见“炎”字,可能小特工and老探员会下意识地想到细菌感染。
对啊,不是说有感染才有炎症吗?可作为男性专有的特殊器官,前列腺不走寻常路。
前列腺的炎症,可不一定是细菌在里面捣乱。
前列腺炎一共包括了4种:Ⅰ型前列腺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前列腺炎(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只有不到10%的前列腺炎,属于Ⅰ型、Ⅱ型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而90%以上的前列腺炎,都属于Ⅲ型、Ⅳ型前列腺炎——它们和细菌完全没有关系。
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前列腺炎比较简单,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会阴和耻骨上疼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症状就能得到改善。
但想治疗和细菌感染无关的前列腺炎,有点玄幻和麻烦。
吃抗生素为的是消灭人体中的细菌,可当前列腺炎和细菌无关的时候,抗生素就没有作用了。
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缓解症状。
对于Ⅲ型前列腺炎来说,缓解症状的办法有很多:
1.通过射精、前列腺按摩来排空前列腺分泌物;
2.吃点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来减轻会阴和下腹部的疼痛不适;
3.吃点抗胆碱能药物——减少膀胱收缩,尿频、尿不尽的尿路症状;
4.洗个热水澡,放松舒缓下精神……
Ⅳ型前列腺炎没症状可缓解,不用管,放那儿凉拌吧。
(戳视频看权威解读: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致病原因找不到,抗生素也不管用,想彻底解决90%的前列腺炎有点难!可前列腺和“精液”“射精”的联系还那么紧密……难不成,前列腺炎真的会影响生育?
围绕着真相的迷雾将被拨开,小蒲姐接着努力往下答题!
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含有三种成分,能起到红娘的作用,帮助精子和卵细胞顺利结合,修成正果。
1.蛋白分解酶、纤维蛋白分解酶
帮助精子穿过子宫颈内的黏液屏障和卵细胞的透明带,使精卵顺利结合。
2.胰液凝乳蛋白酶
能促进精液液化,让精子能充分活动。
得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有时也会出现红细胞。可蛋白分解酶、纤维蛋白分解酶、胰液凝乳蛋白酶却不会受影响,发挥红娘作用绰绰有余。
而且,虽然前列腺会狠狠拥抱尿道,但它基本不会导致尿路梗阻——年轻人的尿路梗阻,多半是尿道狭窄或膀胱收缩下降引起的,经过治疗可以很快治愈。
这么看来,虽然治疗前列腺炎有点棘手,但它确实与不育关系不大。还有个比较安慰的消息:通过临床观察,反复发作多年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也照样能添龙生凤。
精子从发生到成熟的周期约为64天,男性每次性生活能排出2000万~6000万个精子,为了迅速培养出这些精子,睾丸工厂和附睾仓库也是耗费了一番工夫!
睾丸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每克睾丸组织每秒可生产出300~600个精子细胞,双侧睾丸每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附睾是精子的储存仓库,精子在附睾逐渐成熟,成熟后的精子才能获得运动能力,成为合格的精子,等待随时被排出。
在这么大批量的持续生产中,一定会出现不合格的残次品。有些精子不能充分活动,根本游不到子宫和输卵管;有些精子长得歪瓜裂枣,形态不正常根本不能让卵子受精。
所以,男性不育主要还是因为前列腺炎的“邻居”——睾丸和附睾出了问题。
睾丸工厂产生的残次品太多,工厂罢工没能产生足够的精子,或者是附睾仓库没能给精子赋予活力……
现在很多小广告都在盲目夸大前列腺炎的危害,什么不育、性功能障碍全都怪它。
为了治疗前列腺炎大量花了时间和钱不说,绕了一大圈,精液不液化、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等真正导致不育的问题也没解决……
如果真有不育的问题,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揪出病因后,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对症治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小特工的疑惑成功解答,交卷!今天也是完美的一天喔。
谢谢惠顾。~今日小蒲姐营业结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小蒲姐参考情报:
1.《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哈佛家庭医生全书》(安徽科技出版社)
3.《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4.蒲公英医学百科
5.百科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