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824 篇文章
这位粉丝,做了许多检查,但对待高血压,并没有抓住重点。 我们常说的高血压,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没有明确病因,而是因为遗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高血压。 其实,还有一种高血压,是因为某一种疾病引起。比如慢性肾炎可以引起高血压,称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肾上腺疾病也可以引起高血压。这些因为某些疾病而导致的高血压称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发病更早,血压更高,更难控制。 这位粉丝的血压超过200/120mmHg,应该首先筛查是否是继发性高血压。 他做了一些检查,初步排除了肾性高血压的可能,应做高血压三项、电解质、血尿儿茶酚胺、肾上腺薄层CT等检查,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肾上腺问题。 也就是高血压导致了什么结局(并发症)? 久不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并发症。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损伤血管内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就导致冠心病;如果发生在脑动脉,就导致脑血管病;如果发生在肾小球和肾动脉,就导致高血压性肾脏病和肾动脉狭窄。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最简便的是做血管超声,最准确可靠的是做血管造影,包括CT血管造影和介入血管造影。 普通的脑CT、脑核磁是发现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或者说,等发现问题时,脑梗、脑出血等结局已经发生了。 2015年,美国发表了一项重大的高血压研究——SPRINT研究,研究发现,与收缩压<140 mmHg相比,将收缩压控制到<120 mmHg可以使心血管事件减少30%,使全因死亡率降低25%。 2015年,各国指南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作为降压目标。也就是说,强化控制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比一般达标,将血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能够更多的获益。这项研究太有意义了,直接推动了美国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修订为130/80mmHg。 我国最新发布的高血压指南将血压的控制目标定为140/90mmHg以下,130/80mmHg更好!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血压一定要控制,而且一定要控制达标,更严格的控制可能更多获益。降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措施,非药物措施已经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控制、减重、运动等。 这位粉丝通过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已经使血压得到明显的改善,应该说,这位粉丝的做法值得赞赏。但是,他通过彻底的改善生活方式,并没有将血压控制达标,根据指南,他应该启动药物治疗了。其实,他刚发现高血压时,血压就已经是3级高血压了。根据指南,他当时就应该用药。 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饮食控制也好、运动也好、药物也好,都只是措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把血压控制达标才是硬道理。血压一定要控制,而且还要控制达标,否则,并发症难以避免。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肾内科 李青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