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802 篇文章
王先生患高血压十几年,一直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但最近2个月,血压逐渐升高,他心下甚急,家庭医生给他加用了一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周后,血压仍然较高,于是转到上级医院。高血压专科医生在原来的方案中又增加一种药物,三联降压。降压效果非常显著,血压几天之后就降到100/60mmHg左右。但王先生频繁出现头晕,尤其躺着要起床,或者坐着要站起来之时,甚至在走路的时候,也经常有种头昏眼花、站立不稳感。是不是高血压太明显要脑梗了?头晕持续几天之后,王先生前来就医。就医之时,血压在正常低限,同时发现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已经升高,血钾升高。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治疗,治疗目标是血压维持在合适范围,以避免长期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口服药物是这类慢性病的最常用治疗方法。降压药物的种类很多,每种药物作用机理不同,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患者用药的时候需要监测。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以王先生为例,当加用一种新的降压药之时,就需要自己在家中增加测血压的频率,明确新方案的疗效。王先生在三联降压之后,血压马上下降明显,引起身体强烈的不适应,出现头晕、乏力,也有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这说明药物效果显著,但有点“过”,出现这种情况,王先生应该尽早联系医生,来明确是否调整方案。另外需要监测的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具体监测指标根据药物而不同。医生根据王先生应用的降压药结合持续出现血压低限状态,进行了肾功能和电解质的监测,发现了肾功能损害和高血钾,在入院降钾补液、调整药物之后,肾功能得到恢复,血钾恢复正常。如果王先生未及时就医,高血钾越来越明显,就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导致更危险的结果。 一种药物,需要经过严格的I-IV期临床试验,明确了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在群体中受益明显大于风险,才会经过批准上市。而落实到每个个体,在应用药物时,也要学会观察自己,了解药物。以常用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为例,这是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按照指南建议,凡是没有此药物的禁忌症,都应该考虑起始用药时可以应用该药。大多数患者用药没有什么不适,或者仅仅出现食欲下降,这恰好可以减少饮食欲望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一服用该药会出现明显的腹泻,难以耐受,当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告诉医生,换用其它药物控制糖尿病。 生病有“药”治是一种幸福。在疾病兜兜转转诊断明确之后,到了治疗阶段,“药物”是医生的法宝,也是患者的希望。但是,服药,勿忘“监测”,定晓“须知”! 服药须知 1. 记住药名,注意用法、用量和疗程 2. 医生给你开具处方药时,主动询问,服药时我需要注意什么吗? 3. 服药后注意观察用药主要控制的指标,来明确疗效。尤其警惕“过度”效果。如降糖药物如果应用后,频繁出现“低血糖”,就是“过犹不及”,要尽早联系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 服用新药物时,可以通过药品说明书了解一下药物的主要信息,对于提及的副作用需要了解,但不要过于恐惧。很多副作用旁边都会配有百分比,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很小。当服药后出现新的症状时,需要警惕。多数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过敏、胃肠道反应。其它副作用因药而异。当出现疑似副作用时,一定尽早就医。 5. 在就医时,将个人过去的疾病、过敏等经历告知医生,有利于医生为您选择更为安全、合适的药物。 名词解释 疗效: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治疗疾病的效果。 副作用: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
李颖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