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又名芎蓉、抚芎等,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全国年销售量约为500万公斤,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现将其茎节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一、整地。在冷凉的半阴半阳的地区,选择黄泥土壤(沙质土不宜),深翻33厘米左右,耙平后起宽27~33厘米、高25厘米的畦,再按行距33厘米、株距20~27厘米、深7厘米开穴作育苗场地。
二、育苗。在立春前后10天(2月中旬),从原川芎种植地选择健壮的植株,挖取部分茎节(俗称苓子或芎苓子)的川芎作繁殖种苗。在整好的苗床每穴栽下1个(或纵剖为二,每穴栽下半个),栽时要芽尖向上,四周压紧泥土,然后每穴施入焦泥灰及适量堆肥作基肥,施后复盖3厘米细土。至惊蛰开始出苗,每穴有苗10~12株。春分后至清明前,苗高10~13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苗8~10株。在间苗时,结合松土除草,并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亩)用猪粪2500~3000公斤,菜籽饼50~100公斤。至谷雨后再松土除草、追肥1次,肥料数量与第1次相同。到小暑至大暑期间,选择早晨或阴天,将川芎苗挖起,去掉叶片和根茎(这种根茎可加工供药用),将茎秆(称苓秆子)捆好,置阴凉的山洞或屋内堆放,下面铺茅草,上面用茅草密封。7天后,上下翻动1次。至立秋前取出茎秆按节割成3厘米长的苓子(每个苓子上要有节盘1个)作栽种苗。
三、移栽。一般在立秋到处暑进行移栽。选择平原的稻田,深耕翻土,作弓背形的畦,畦宽1.7米、高约25厘米,按行距20~33厘米、株距20厘米开穴,栽入苓子8个(要平放,芽尖向上),然后覆上粪土或细堆肥,上盖稻草。3~4周后,除去稻草,进行中耕除草,并用淡粪水加入菜籽饼进行第1次追肥。秋分和霜降后,再各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亩)用猪粪水1200~1600公斤,拌入菜籽饼60~75公斤施入。入冬后,将枯黄的茎叶全部割除,每窝覆盖适量的细土或堆肥,以保护地下茎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