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又名赤参、山参、紫丹参、南丹参、红根等,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等功效,全国年销量400万公斤左右,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现将其采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一、采收。
丹参主产于安徽、山西、广东、广西、河北、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东、浙江、福建、辽宁等地,自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上旬均可陆续采收。采收过早或过迟,均影响品质和产量,过早采收,根条不充实,也不容易干燥;过早采收,则根条重新发芽,消耗养分,质量差。采收宜选择在晴天、土壤半干半湿时进行。此时根条与土壤易分开,采挖省工省时。丹参根条要入土33厘米以上,而且很容易脆断,采挖时应先把四周的泥土刨松铲出,然后将根条挖起。挖起的根条,先放在地内曝晒,至其失去部分水分时,再用手轻轻除去根条上附着的泥土(不能用水洗,因洗时根条容易折断,且深红色的表皮色素容易被洗去,影响品质),运回加工。
二、加工。
运回的丹参,置于通风屋檐下堆放,或捆成小束,挂在通风处,晾至五六成干(根条变软时),用左手握住主根,右手将分散的根条握成一束,堆放一处,2~3天后再摊开,晾晒至全干。干燥时,上端老根较难干透,须用刀子切开检查,若不干透,需要继续晾晒,以免霉坏变质。根条全部干燥后,用火烧出粗根上的须根,整齐地置于竹篓内,轻轻摇动,除去根条上附着的泥灰及未烧掉的须根,即为光泽成枝的丹参成品。
优质丹参成品要求根条粗长,分枝错综,无须根,外皮呈红色,皱面有顺纹,折断面呈棕红色,无纤维、呈粉性,有香气、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