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环球战略与评估中心 凝云

  出品:科普中国

日本“苍龙”级潜艇

  日前,价值40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下一代潜艇采购项目尘埃落定,之前最为高调的日本“苍龙”级潜艇意外落选,不敌法国的“短鳍梭鱼”级潜艇,这个结果让大多数人深感意外,因为之前在所有竞标方中,日本方面的调门是最高的,多次放出志在必得的“豪言壮语”,俨然已经被“钦定”了,结果却令日本人大失所望,略有些气急败坏的要求澳方做出解释为何没有选中日本潜艇。关于苍龙级落选的分析文章已经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实事求是的讲,日本之前对苍龙如此自信,客观上也有其底气所在,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款潜艇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苍龙级潜艇采用了X型尾舵

  日本是全世界最早研究潜艇的国家之一,二战之前,日本曾拥有全世界最强的潜艇部队之一,鼎盛时期曾拥有上百艘各型潜艇,包括当时吨位最大的伊-400型潜水航母。但在二战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海军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日本也一度告别了潜艇,直到1955年,重建的海上自卫队才拥有了一艘美国“小鲨鱼”级潜艇,以此为契机,日本从1957年开始自行建造常规潜艇,60年来,日本共研制了9型约50艘常规潜艇,成为当之无愧的潜艇大国。

  由于受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律限制,日本不能发展核潜艇,因此常规潜艇的吨位上越造越大,以此容纳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燃料,进入21世纪,为了维持世界一流的潜艇部队,日本着手研制一款装备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具备高潜航能力和隐蔽性能的新一代常规潜艇,这就是苍龙级潜艇。该潜艇排水量高达4200吨,长84米,宽9.1米,高10.3米,成员65人,水上航速13节,水下航速20节,是全世界最大的常规潜艇,甚至超过了某些国家的核潜艇,堪称最先进的“准核潜艇”。

斯特林发动机

  日本方面对这款潜艇的期望极高,在其身上打破了二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命名规则,首次将旧日本海军的航母名称“苍龙”对其命名。苍龙级潜艇汇集了日本在二战后60多年的潜艇设计使用经验,广泛吸收了全世界先进经验,应用了大量新技术、材料和工艺,例如X型尾舵的设计,其4个舵板可灵活转动,使得潜艇能够在水下自由进行三维机动,能够快速摆脱和追赶目标。在武器装备上,苍龙级潜艇共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可携带20枚各型导弹和鱼雷,可发射包括89式重型线导鱼雷、美制UGM-84鱼叉反舰导弹和智能化水雷等各种先进武器,未来将装备更为先进的G-RX6鱼雷等。

  苍龙级潜艇具备极强的隐身性能,该潜艇艇体采用单壳结构,舰艏和舰尾采用了双壳结构,全面应用了NS-110高强度钢材,据称极限潜深高达604米,超过了很多核潜艇,这使得苍龙级潜艇的隐蔽性能更加强大。其外表并非传统的圆弧形,而是采用不同平面圆润连接的设计,大大减少声呐反射回波。与此同时,苍龙级外表还覆盖了最新型的橡胶消声瓦,内部机械都安装在筏形基座上,大大减轻了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机械噪音,配合低噪音的七桨叶大侧斜螺旋桨,苍龙级潜艇的噪音甚至低于中国引进自俄罗斯的有“大洋黑洞”基洛级潜艇。

修补潜艇消声瓦

  苍龙级潜艇在技术上的最大亮点是其动力系统,早期型号采用了从瑞典引进技术生产的“斯特林”AIP发动机和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水下续航时间号称高达2-3周,但日本对此并不满足,宣布在计划采购的10艘该型潜艇的后4艘上应用最新研制成功的锂电池技术,取代原有的AIP技术,动力系统改为锂电池+柴油机的组合。与传统潜艇的铅蓄电池相比,锂电池具备尺寸重量小,能量密度大,充电速度快的优点。换装动力后,苍龙级的航速将更高,续航时间将更长,隐蔽性能和作战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虽然苍龙级潜艇在竞标澳大利亚下一代潜艇项目上“折戟沉沙”,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款潜艇是“纸龙”,以苍龙级潜艇为代表的日本潜艇部队依然是全世界最强的水下力量之一,其综合作战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卫的需要,在战时将严重影响东亚-东南亚这一最为繁忙的海上航道,对于周边各国来说威胁极大,因此必须给予十二分的关注,加紧进行应对准备工作。

日本苍龙级潜艇并非"纸龙" 必须给十二分关注

图文简介

苍龙级潜艇具备极强的隐身性能,该潜艇艇体采用单壳结构,舰艏和舰尾采用了双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