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朋生前照。
李磊生前和南苏丹小朋友在一起。本报通讯员 付晓飞摄光明图片
【时代先锋】
烈日青松挺立,盛夏哀思绵延。在陆军第20集团军某旅杨根思广场雕塑前,官兵们将一枚枚写满哀思的纸片张贴在“战友,我想对你说”的留言板上,用写满寄语的卡片和庄严的军礼,缅怀英勇牺牲的维和烈士。
今年7月10日,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一辆装甲车在执行任务时被炮弹击中,李磊、杨树朋牺牲。
“他们本来就是英雄,不是因为牺牲才成为英雄。”前来悼念的学校师生这样评价这两位为世界和平牺牲的“蓝盔勇士”。
对党一片赤诚
“田班长,我这辈子就交给党了。”时隔多日,上士田飞衡仍然记得李磊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躺在他怀里说的这句话。
中士邹双难以忘记他整理杨树朋遗物时的情景:在常服左胸口袋里发现一本党章,由于长时间随身携带、翻看,纸页已经发黄发卷,上面还浸着汗渍。
李磊和杨树朋,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山东,一个党龄只有6个月,一个党龄11年,尽管年龄相差11岁,兵龄相差10年,却都对党一片赤诚。
在出征前,李磊对牺牲就有思想准备。他在维和日记里写道:“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起我,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无悔。”
同李磊一样,对于牺牲,杨树朋也不惧怕。出发执行此次维和任务前,他专门为父母买了保险,向妻子表达了歉意,让家人安心等他回来。
处处争第一
对于专业训练,李磊和杨树朋总是精益求精、劲头十足。
2011年,杨树朋入伍后正赶上改制换装,每次进行新装备训练,完成规定训练后,他总是进炮塔主动加班。
老班长何平夸赞李磊是“填不饱的大肚皮”。在技术学习上,他总是主动要求学习,磨破双手也不停歇。李磊下连仅1年就开始独立担负保障任务,打破修理人才3至5年的成长惯例,并且在2014年旅举行的“杨根思杯”岗位练兵比武中勇夺第一名。
凭借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两人成为各自专业的标杆。
杨树朋的教导员李明颐说,杨树朋入伍第二年便考取了“一级射手”,第三年成为全旅首批“特级射手”,并且连续十年在该旅组织的炮手专业比武中被评为“神炮手”。
传承“三不相信”精神
66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老连长杨根思带领一个排的兵力,连续打退美军8次冲锋,成为志愿军首位“特级英雄”。
在南苏丹执行任务的中国维和步兵营,把杨根思作为自己的精神坐标,传承“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杨根思“三不相信”精神。
南苏丹长期内乱,当地的安全环境极其险恶,战士们每次执行任务都可谓是“刀尖上的行走”。牺牲前,李磊已累计执勤1020小时,杨树朋创下连续4次全程参加南苏丹武装长巡,以及1天之内9次深入难民营制止械斗的纪录。
7月10日那天,是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交火较为激烈的一天,李磊已执勤一整天,仍主动请缨要求留在枪林弹雨的一线。杨树朋这天本没有执勤任务,但他找到连长表达了强烈的请战意愿:“我是一名15年的老兵、11年的老党员,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够待在后方,我必须上!”
(光明日报记者 温庆生 见习记者 章文)
(科普中国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