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海面上风平浪静,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的俄方舰艇缓缓驶离编队,双方舰员挥手告别,为期8天的演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演习中俄双方都出动了精锐部队参演,开展了联合搜救、联合临检拿捕、联合保交、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海空寻歼、联合立体夺控岛礁和实际使用武器等12个科目的演练,深入推进演练内容实战化、指挥协同信息化、组织实施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中俄两国海军应对共同安全威胁的能力。

  “红蓝方”对抗火药味浓

  “‘与狼共舞’,才能在对手的刺激下变得更强。”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蓝方指挥所指挥员、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卢飞云说。这次演习,由他率领的郑州舰是中俄混编舰艇编队的“磨刀石”——蓝方指挥舰,他们运用奇招、险招、猛招,目的就是让红方猝不及防、意料不到。而红方由中俄双方混编而成,他们也召开多次战前推演等会议。登陆群军事组组长张正和说,为了应对蓝方使出的各种招数,他们加强了各方面的工作,通过自身探测、空中预警机和上级指挥所及时的信息通报,让红方在联合夺控岛礁的对抗中未失先机,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此次演习首次按照“红蓝方”形式进行编组,双方以“背靠背”形式开展对抗演练,互不见面。“这是‘海上联合’系列军事演习首次使用这种演练方式,演习的火药味更浓、对抗性更强、实战化水平更高。”登陆编队指挥员李向东说,经过历次演习锤炼,中俄两国海军之间的联合协同越来越密切,军事互信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专用信息系统无声指挥

  走进演习指挥部,荧屏闪烁,在众人注视下,“开始!”随着红方副指挥员林龙一声令下,由中俄双方混合编组的联合指挥部、编队指挥组下达命令,展开立体夺控岛礁的演习。只见蓝方一艘舰艇悄然接近袭扰,红方编队立即组织进行防御,一道道指令迅速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传向各舰艇。“指挥命令的传递更加准确高效,目标态势少了口传、标绘环节,指挥作战效能也更加明显……”海军参谋部信息通信局业务长涂建斌介绍,这套专门研发的指挥信息系统可同时使用中文和俄语,还吸收借鉴了近年来实战化训练中的一些经验成果,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

  这次演习,首次启用的中俄海上联合专用指挥信息系统,在各级指挥所和各作战单元、平台上能够实现态势共享、文电收发、指挥命令高效互传,通过这个信息化作战平台,基本实现无声指挥,也标志着在中俄联演中拥有共同的指挥信息化协同平台。

  联演组织程序优化

  战舰遭到攻击,浓烟四处弥漫,耳边警报刺耳,到处都是激喷的水流……海军南海舰队舰艇模拟训练中心,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的两国海军官兵正在进行损管操演。损管是指在军舰上堵漏排水,防止沉没、搁浅,扑灭火源,控制消除有害气体等损害管制行动。“这是中俄两国海军之间首次进行损管模拟联训。”舰艇模拟训练中心副主任董仁峰说,这样的训练具有相当程度的危险性,尤其直接进入模拟的核心舱室开展共同训练,意味着双方互信和联演深度更进一步。

  “这次联合演习不论是在岸港,还是海上;不论是图上推演,还是实际演练,中俄兵力都全程嵌入式混编展开,有效推动了两国海军遂行海上联合军事行动的组织模式、演练内容、导调指挥等方面的深化和拓展,真正实现深度融合。”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说。此次演习中俄双方共同组成联合导演部、联合指挥部和舰艇编队指挥所,统一导调指挥海空参演兵力行动。双方还在联合导演部建立联合作战交班、值班制度,双方同步实时掌握演习进展和相关海空域情报态势信息,共同指挥参演兵力完成了演习任务。

  这次联演在以往中俄联演的基础上,双方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演习的规范文书和指挥流程等,进一步优化了联合演习的组织程序和指挥流程,使其更简洁更高效更实用。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红方副指挥员、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作战训练局处长希托夫上校对此深有体会:“这次的联演,各种作战方案越来越完善,双方协作也越来越深入。”通过此次联合演习,既深化了两军的友谊、增进互信,也必将为今后两军联演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刘小兵)

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16年9月20日08版,科普中国编辑出品。

推进实战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一次联演

图文简介

深入推进演练内容实战化、指挥协同信息化、组织实施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中俄两国海军应对共同安全威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