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八年上高原 今番一路新考卷

  “练极限、练峰值”成为今年火箭军某导弹旅高原驻训主题

该旅在复杂环境下发射导弹。胡令龙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李永飞、通讯员宋开国报道:年年上高原,今年不一般。进入驻训季以来,连续8年千里跨区奔赴高原训练的火箭军某导弹旅一路迎来新挑战:精确占领阵地直逼战标“峰值”,连续转换部署考验官兵生理心理极限,野外超长待机后不经测试实施发射……面对激烈严酷的极限训练,官兵拿着数次征战高原绘就的“仗剑图”,却难循旧路找到答案。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坚持“动中抓、动中建、动中锤炼战斗力”,连续8年组织部队奔赴高原开展实兵、实装、实案发射演练,虽然战斗力水平年年都有新提高,但个别官兵却形成“走流程练”“按惯例办”的思维定势。火箭军由“兵”变“军”后,该旅党委积极转“身子”,主动换“脑子”。“一班人”达成共识:“适应新体制,战斗力上台阶,要注重搞清手中武器的战技性能和运用潜能,把现有装备练到极致、用到极致。”

  今年,从受领命令紧急出动那一刻起,他们就着力打破过去高原驻训演练“长途机动、野营部署、适应训练、导弹发射”的“四步曲”固有模式。导弹发射避开以往熟门熟路的发射场,来到从未涉足的高原复杂地域,官兵不怕疲劳、连续奋战。不仅如此,发射用弹来自战备值班一线,直接拉到高原戈壁,检验装备性能极限。

  进驻高原发射场,一台台装备疾驰猛进,强敌袭扰、电磁压制、人装受损等特情课目轮番上演,官兵不断冲刺装备性能上限。导弹发射前,为更好地适应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部又增加难度,临时改用集群控制方式发射。受命后,官兵紧急安装调试,如期完成了发射准备,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发射圆满成功,部队“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能力得到有效检验。

  塞外深秋,寒意渐浓,官兵练兵热情却持续高涨。鏖战月余,他们突出“练极限、练峰值”,反复锤炼超长时间待机、远距离机动、连续火力突击、集群控制发射等极限课目训练,设置临战遭袭、减员操作、实兵对抗等险局困局逼出实招高招,一项项“新剑法”应运而生。多次参加实弹发射任务的发射营营长马国英感慨地说,挖潜增效到极限,练兵备战到极致,催生而出的“长剑”将更加锋利。

  观训快评

  打仗呼唤“工匠精神”

  ■周 猛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一则“三炮救长征”的故事被反复提及:大渡河畔,红1军团直属炮兵营营长赵章成凭借一门缺了一条腿和没有瞄准镜的迫击炮,用仅剩的3发炮弹,摧毁敌人3个机枪火力点,危急关头保障了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

  纵然一把寻常剑,也能舞出万钧雷。细细琢磨,赵章成等“神炮手”“神枪手”身上都有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不断细琢自己手中的装备,对每个部件、每项作战性能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一名军人而言,练兵备战尤需这种精神,不断研战、谋战、练战、备战,把手中武器练到了出神入化的极致水平,用追求极致的姿态来打赢未来的战争,战斗力才经得起战场的检验。

  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阔步向前,旧的编制体制被打破,新的职能机构组建,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加专心致志练打仗、凝神聚力谋打赢。

  再大的战争,也是由千千万万将士构成。打仗呼唤“工匠精神”,军人当始终把岗位当战位,把打仗当主业,从每个细节、每个要素入手,把未来战场的敌情设真设难,不断创新打仗的流程、内容、方法,以抓铁有痕、务期必成的决心推动练兵备战的“产品”品质实现新跃升。

  (《解放军报》2016年10月31日 04版)

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避开熟门熟路发射场

图文简介

“练极限、练峰值”成为今年火箭军某导弹旅高原驻训主题该旅在复杂环境下发射导弹。进驻高原发射场,一台台装备疾驰猛进,强敌袭扰、电磁压制、人装受损等特情课目轮番上演,官兵不断冲刺装备性能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