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一南

  当下,举国上下都在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城市到乡村,不断有人沿着红军的足迹上路,叩问往昔风雨。重走长征路的人,是想触摸那个传之久远的东方神话。走到终点后,他们发现,那是一条绵长的精神矿脉,是一座定格在历史天空令人景仰崇敬的精神高峰与信仰高地。

  信仰、卓绝、大爱。这是我读完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少将撰写的纪实文学《马背上的共和国》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一串词语。作者记述了建立于1931年至1937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几乎涉及20个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思想精神狂飙突进、革命救亡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该书围绕红军战士用生命战胜极端环境铺开故事情节,其对特殊环境下人类精神的书写,展现了我党在绝境中凭借信念和精神的力量获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艰难历程,足以让人触摸到峥嵘岁月的脉搏,以及故事背后所呈现出来的价值意义。这无疑为当下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精神动力。

  作者李升泉的家乡,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创立丰功伟绩的川北大巴山麓。“儿时,坐在奶奶的纺车旁,听奶奶纺出一串串关于红军的故事和传说……”李升泉工作后,历时三年,行程万里,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寻访,真实体验触摸了那段壮怀激烈的历史。如他所言:“本书所描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上斗争最惨烈、也是最复杂的一页。”亲历式、体验式的寻访,使得这部作品史料丰厚,撼人心扉,既有认识高度、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又客观、真实细腻地还原历史,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底蕴和责任意识。

  利用纪实文学手法对长征这段苦难辉煌历史进行艺术创作,是《马背上的共和国》的一大亮点。这里信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包含了一代人的信仰、理想和记忆,通过“回望”不忘初心。作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他的着力点主要用在红军战士是怎样寻找支撑自己生命的、能够更有力量走下去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源泉。长征是一次艰辛、伤亡惨重的历程。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多种磨难,可能会饿死,可能会累死,可能会淹死……更重要的是红军还要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并时时刻刻被挫折所包围,但最终战胜困难,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巨大胜利。长征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也是人类原始精神的征途,是群体战胜极端环境的展示,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空前升华,是在极其特殊的环境下人类精神的书写。

  宋人邵雍在《观物外篇》有曰:以我观物,情也。李升泉的这份“情”,是他在寻访长征遗址、旧址,纪念馆、烈士墓地后凝练出的追问思考。在他平和的叙述中,全书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叙述气质——大爱,正是这种大爱使得作者能够站在更高的基点上回望“马背上的共和国”,让后人从历史恢宏的斑驳记忆里,去领略红军战士与残酷环境勇敢搏斗、生死与共的大情大爱。

  习主席在参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展览时强调,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长征精神是整个民族、整个人类的精神,时至今日,仍给后人追忆、启示与激励。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奋勇前进之际,在全军官兵为“强国梦”“强军梦”不懈努力之时,《马背上的共和国》的出版恰逢其时。

  李升泉对长征的关注之所以能够结出硕果,固然出于军人的职业使然,更重要的是他基于内在动因的潜心探求。当历史之光投射在写历史的人身上,它照亮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和未来。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2日 11版)

长征壮歌今犹在——读《马背上的共和国》

图文简介

走到终点后,他们发现,那是一条绵长的精神矿脉,是一座定格在历史天空令人景仰崇敬的精神高峰与信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