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渔猎民族进入21世纪后,有了新的信仰。
在中国沿海,渔民但凡出海,必拜两样东西:一个是妈祖,这是他们自古以来的信仰;另一个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终端,这是他们的新信仰。这两年,它被放在了船头,成了我国4万多条渔船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是中国自主导航“北斗”为民所用的一个实例,也是中国军民融合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能够让普罗大众受益且“物美价廉”的军工转化产品,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院长张洪太就曾表示,太空经济并非发射几颗卫星就完了,而是要通过卫星上天、地面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不过,要真正让老百姓在生活中看到尖端科技的影子,似乎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航天领域流传着一句话——“投入一块,产出九块”,这是美国航天技术应用的现状,也是中国航天技术应用努力的一个标杆。
军民融合在技术领域由来已久,比如核能技术,既能制造核武器,也能用于核能发电。一些“高大上”的军用技术,一旦进入民用领域,就可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收益。
军民融合得好,可以互相推动促进,如美国的互联网产业。而军工单一发展,则可能成为拖垮国家的包袱。冷战时期,美国人曾嘲笑苏联能造出一流的导弹,却造不出像样的民用飞机;能造出一流的坦克,却造不出像样的汽车。
探月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曾到一家有色金属研究院调研,这家研究院的负责人告诉他,在研究院展厅里摆放的成果中,90%来自于航天技术的转化,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应用比较广泛的钛合金眼镜架。听完介绍,胡浩意识到,包括一些军用技术在内的科技成果,可能没法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但它们会以另外的方式拉动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曾披露过一组数据,该工程启动20年来,有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1100余种新材料的批量生产受益于航天科技的“军转民”应用。
这只是高精尖的军工行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方面,其技术创新的辐射、牵引效应则难以估量。
然而,光鲜的数字背后,也有一些军工技术转化不易的暗流涌动。
在一次讨论审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的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提到,国际上很多民用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从军用科研技术转化而来,这些年来,我国军事科学技术领域也出现不少重大的科学发明、技术创新,但这些成果如何转化为民用,迄今尚未有一个很好的机制。
比如,缺乏市场刺激的机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就告诉记者,一些科研院所有不错的军工技术,但因为没有积极性,放弃了“产业化”;有的即便要转化,也只是选择本系统内的合作商,这就导致军工技术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
事实上,我国一些军工企业过去也试着经营民品,比如生产飞机的企业,去造汽车,但由于产品质量差,经营民品并不成功。
4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沈荣骏院士就提过一个希望,即大力发展卫星应用系统,“如何把卫星用好,这可能是下一步航天发展最重要的问题”。
在2015年11月举行的中国国际卫星应用展览会上,沈荣骏再次提出这个希望。他说,我国卫星的在轨数量已经不小,但空间技术的应用仍是短板,近年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离需求还很远,面对这种“天”长“地”短、天地失调的局面,激活卫星应用的民用市场成了一个关键。
知识产权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军民融合的拦路虎。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随着2015年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任务的提出,“嫦娥”“北斗”等尖端科技成果踏上民用之路,军工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点只增不减。“军工企业在进行重大军转民项目投资时,必须事先做知识产权调查,若不事先调查是否与其他企业所拥有的专利重合,就会承担被其他竞争对手诉讼的风险,可能会在知识产权方面被‘围剿’。”他说。
他还提醒,在国际竞争中,知识产权制度有可能背离激励创新的初衷,异化为谋取市场话语权和支配权的手段。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对危及创新知识产权异化现象提早作出预案;另一方面,重大军转民项目投资,也需要对国际、国内的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进行预先调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吴光辉看来,这意味着,军民融合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
此前,国防科工局的探月工程项目曾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嫦娥四号任务。胡浩说,这正是国防科技工业扩大军工开放、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嫦娥四号为例,这颗卫星就有望成为开发平台、验证平台、应用平台,为社会资本提供技术验证、产品搭载、数据应用等条件。胡浩认为,以嫦娥四号为试点,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新模式,对于打破航天工业壁垒、加速航天技术创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等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军民融合进程中,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正在牵引、带动我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张洪太说,多项航天领域重点工程有望年内启动,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等工程将成为重中之重,其市场规模在“十三五”末有望达到8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水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庆国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蓝图: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随着航天卫星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卫星应用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相融合,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他说,中国自主创新的卫星应用产品和技术装备,将如同高铁、核电一样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
侯庆国还给出另一个判断,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民用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卫星应用有望走出象牙塔,走进亿万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