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毕孝斌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2017年5月30日,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宣布,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获得成功。拦截导弹并不是新鲜事,但美国此次拦截洲际导弹却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洲际导弹的拦截比中、短程弹道导弹难在哪?

  洲际弹道导弹,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与中、短程弹道导弹相比,洲际弹道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飞得远”、“落的快”。也正因为这两大特点,洲际导弹的拦截可谓是难上加难,其往往是“看不见”、“拦不住”。

发射洲际导弹与发射卫星的区别

  要想拦截洲际导弹,首先要有一双“千里眼”——卫星。作为第一波次侦查的尖兵,卫星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发现“尚未失控”的导弹,并将其相关飞行数据传给地面的远程雷达。相比于卫星的“匆匆一瞥”,远程雷达则会看的更加仔细,它将对导弹的飞行加以分析,再把详细数据交接给武器系统。如此多层次的数据传递就好比“接力赛”,需要系统之间配合紧密,“交棒”快速准确。但目前任何国家都不敢百分之百保证数据交接过程中不会出现疏漏。

  即使能够“看得见”,那也仅仅是过了第一关。因为“看得见”未必能“拦得住”。

  根据弹道导弹飞行轨迹,导弹拦截可分为初始段拦截(助推段拦截)、中段拦截(导弹惯性飞行阶段拦截)及末端拦截(导弹再入大气层阶段拦截)。由于洲际导弹末段下落速度极快,难以追踪毁销,因而多对其采用中段拦截。

美国民兵-3洲际导弹发射全过程(动图)  

  美国路基中段拦截导弹多采用“动能撞击”的方式对目标弹道导弹进行毁销。所谓动能撞击即利用拦截导弹弹头的动能(即本身质量加上速度)直接撞击目标并将其摧毁。这就好比“弹弓打鸟”:想要毁销洲际导弹这只“鸟”,拦截弹头必须准确无误的与之撞击。

  想要做到准确无误谈何容易?洲际导弹远比你想象的要“鸡贼”。虽然反导拦截系统有雷达指引可使反导导弹对目标进行跟踪,但洲际导弹并不会“呆呆等死”。目前,主流洲际导弹大都具有“不规则弹道机动”能力,其飞行轨迹随机变换甚至连发射方都无法确定。

  除了“不规则机动”,洲际导弹的“伪装术”也堪称一流——如中国的“东风41”型洲际导弹可携带10枚分弹头,这其中会使用数目不明的假弹头,目的是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目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尚无法分辨伴飞中的假弹头,这样真弹头的生存能力便能大大提高。

多弹头为洲际导弹增加了更多突防能力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当前较为先进的洲际导弹在被动规避之余还不忘对拦截方主动进行干扰。如俄罗斯RS-24洲际弹道导弹,它能主动对拦截方进行电子干扰和红外干扰,可以令反导系统中的光电探测设备或引导控制系统失效,降低其被反导系统成功拦截的概率。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自1999年部署以来进行的17次导弹拦截测试中,仅成功拦截9次,而且拦截目标均不是洲际导弹。从历史成功率来看,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对导弹的拦截还称不上是“十拿九稳”。而美国此次对洲际弹道导弹拦截的成功是否为概率事件,或许只有美国军方自己知道了。

拦截洲际导弹没你想象得那么容易!

图文简介

拦截导弹并不是新鲜事,但美国此次拦截洲际导弹却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洲际导弹的拦截比中、短程弹道导弹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