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如果说还有哪件兵器的运用,能够引起全世界长时间持续关注和解读,那么航母一定毫无争议名列首位。以此次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向西太平洋的巡逻部署行动为例,从其出发至今两个多月时间里,这艘航母的一举一动无不引起包括亚太地区乃至区外国家的广泛关注。
航空母舰被视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从1910年11月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柯蒂斯”双翼机,在“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的木制甲板上滑跑升空算起,西方强国海军建造和运用航母已近百年。这个在舰艇家族中还算是新舰种的大型战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后,便一直雄踞“海上霸主”宝座,迄今尚未有一款兵器能从根本上撼动其地位。
然而,航母的“海上霸主”地位并非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的。近百年来,选择航母,又放弃航母,再选择它,不少国家的航母政策历经反复:美国直到二战中珍珠港被偷袭才认识到航母的关键作用,在此后的珊瑚海、中途岛、莱特湾等大规模海战中,美国海军最终摒弃了以战列舰为核心的决战理论;苏联不同阶段的领导人对是否建造航母认识不同,直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前苏联高层才深刻认识到航母的战略作用……由于航母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各世界大国最终“殊途同归”——坚定地朝着发展航母的方向前行。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这个大航海时代,航母以它无可争议的综合作战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执法者”。这个自工业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庞大战争机器,已经成为各海军强国为之顶礼膜拜的“海图腾”。法国从1983年就开始了“戴高乐”号航母的建造,到2000年9月服役时,已经过去了17年,然而法国海军终于等来了仅次于“尼米兹”级航母的“第二强”;英国在军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连王室都在缩减开支,甚至连采购航母舰载机的经费都被搁置,却仍在建造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中型航母;即使是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也计划继续兴建多艘最新型航母,力求延续海上霸权。
事实反复证明,在当前的国际战略形势和军备发展条件下,海上武装力量可以将广阔海洋作为机动空间,以海上为基地,保持前沿存在、施加影响和实施作战,能够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克服外交、军事和地理上的障碍实施介入,而在这一过程中,航母仍是海上作战能力最强、性价比最高的平台,无法替代,更难以超越。(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