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生产方式决定战斗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战斗力生成各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结构性优势转化为推进战斗力加速提升的助推器,成为提升军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是跨域融合创新,以颠覆性的思维改造和重塑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流程和方法。随着“互联网+”在军事领域的持续发酵,影响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正在重塑着战争资源和作战力量结构组成,已经影响甚至改造着现代战争作战流程和组织机制,使作战样式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军事能力,同时避开“互联网+”的脆弱性等给军事安全带来的挑战,是军事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时代课题。

  推进以“云建构”为标志的“互联网+”军事革命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首先是一场思想与思维革命,在与各领域的跨域融合发展中,代表了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变革方向和时代潮流,初步展现出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贯通连接等特征。通过互联网+侦察、指挥、打击、保障等作战系统的融合,在战场侦察、组织指挥、火力打击、后装保障等军事领域,生成互联一体的“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战场“无缝隙”感知能力、即时打击能力、全程可视化保障能力以及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对现代战争进程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冷兵器时期,战争主要打的是以人的体能为中心、依靠搏击制胜的“体力战”;工业化时代,战争打的是以机械化的武器平台为中心、依靠机械能和化学能制胜的“火力战”;而信息时代,战争打的是以网络为中心、以信息为主导、依靠信息力制胜的“网络战+火力战”。海湾战争以来新军事革命1.0构成的是“军兵种+信息系统+网络”结构体系,网络成为联合作战信息流通的平台,处于整个作战体系的最底层,是联合作战中最大的被使用者;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军事革命2.0则是反过来,结构体系变成了“网络+信息系统+军兵种”,网络成为最顶层,成为联合作战中的核心组织者。“互联网+”军事革命的本质,便是抓住网络作为实体空间之上的虚拟空间价值,以“云构建”的方式,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与传统作战系统结合,使网络从军队信息化的工具转变为军事生态,展现网络自组织能力,把有形有界有层次的联合作战,转变为无形无界无层次的“云作战”。

  打造以“云作战”为核心的“互联网+”作战体系

  “互联网+”作战体系的本质特征就是跨界与融合,强调各作战要素融合作用的发挥,改变了以平台为中心、军种体系建设为主线的传统作战体系建设与运用方式,生成以“云作战”为典型代表的新体系模式。这种新体系模式的构建,强制性地把所有的兵力、资源、武器与技术信息由网联通,运用“互联网+”天然无以比拟的融合力,让各种武器系统和单兵终端无缝链接一体生成“作战云”。

  “云作战”体系中,承担不同任务的战术平台充当起“云”的角色,既提供信息给“云作战”系统,又从系统下载所需信息,实现战场数据不同平台间“流动”;每一个“云”平台既是作战体系中的节点又是体系的核心。从“云作战”的组织实施看,“云”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本形态,作战体系中的每个“云”平台又是担负执行功能的“作战云”端,所有一切作战行动,依托网络作为联合作战的后台组织者,结合联合作战的具体内容和任务流程,将整合情报监视侦察、精确打击、运动与机动、保障与评估等职能,把各领域的武器系统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武器系统——“作战云”来实现。简单而言,以“云作战”为核心的“互联网+”作战体系,一切围绕作战活动的顺利实施与完成,更加科学系统地整合各个作战系统因子,能够利用全局性作战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部署,以最有效的方式聚集力量并实施作战行动,以获取最大的作战效能。

  形成以“云终端”为枢纽的“互联网+”装备研发

  打造“互联网+”研发模式,即传统制造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其本质是开放和融合,将彻底改变以装备型号研制为中心、单一群体研制为主力的发展思维和建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平台集思广益、模块化组成设计、“云”端传感的节点设计。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企业通过自建或借助现有的“众包”平台,可以发布研发创意需求,广泛收集创意智慧,大大扩展创意来源。目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搭建的“创客中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就是链接创客的创新能力与工业企业的创新需求,为企业开展网络“众包”提供可靠的第三方平台。对装备研发单位而言,一方面,军工企业、科研院所通过自建或借助现有的“众包”平台,可以发布研发创意需求,广泛收集客户和外部人员的想法与智慧,大大扩展创意来源;另一方面,研发单位在装备试验产品上增加网络软硬件模块或者预留接口,构建“云作战”体系需要的“云终端”,就是各类武器装备平台。包括装备研制企业可以将机器等生产设施接入互联网,构建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CPS),进而使各生产设备能够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实施控制。未来的发展重点,应突出利用装备产品上增加的网络软硬件模块,实现用户远程操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功能,实现为装备性能的检测、改进提供试验数据支持,等等。

  构建以“云服务”为特征的“互联网+”保障链路

  在发现即摧毁的信息化战场,消除一切时间迟延,是信息化战场兵贵神速之道。保障领域的“互联网+”,就是要使信息化的触角、网络的末梢变成战场主角,构建以“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保障模式,打通保障链路的“最后一公里”。就像“互联网”+出租车,出现“滴滴打车”系统软件一样,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准确锁定用户申请,然后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同时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由谁进行服务,并以最快的方式将用户信息推送至服务车辆,最后服务车辆进行反馈,完成整个服务过程。

  作为信息化的新阶段、升级版,“互联网+”保障模式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这个前所未有的便捷工具、互动平台与保障实体无缝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云服务”特征的虚拟组织。由于网络独特的跨界特质,一旦汇集所连接实体的信息形成大数据时,生成的这个虚拟组织不仅可以自由驾驭实体空间的一切,而且还可以不受现有兵力资源的编成、地域和组态所限制,通过“云”端服务器模式,打破军种、战区、部门这些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将装备制造企业、保障部门、后勤供应机构与作战部队远程对接,以比实体空间组态更好的方式来配置和应用资源,装备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部队用户提供人员技能培训、装备检测维修等服务,后勤供应商实现精确适时的点对点保障,逐步形成了从保障实体到保障对象的全程无障碍直达链路。

  推广以“云传播”为路径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信息在网上流动,知识在网上成形,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模式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把全军院校甚至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入网,通过人才、资源和技术网络共享,形成军事教育大数据,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形成知识流动的“云传播”平台,学员可以适时按需地订单式自主学习。

  多年来比较成熟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模式,构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基础,主要包括高质量的编目视频、数据采集与分析、带有授递功能的“云传播”平台,这种“云传播”平台如今既代表着一种新型技术系统,也蕴含着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如果说传统远程教育打破了教室的“围墙”,那么“互联网+”教育模式则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有能力的学员可以自由选择更好的资源,不再局限于单一院校提供的教学条件。通过“云传播”平台实现远程授课、在线自学、网上辅导、互动交流和课程考核,可以将教学视频、教案教材、参考书目等实现资源共享,各军事院校任职培训的基础理论教学、官兵职业技能鉴定、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等都能依托这样的平台进行实现,为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解放军报)

军事领域“互联网+”如何“+”?

图文简介

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升军事能力,同时避开“互联网+”的脆弱性等给军事安全带来的挑战,是军事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