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华北蝼蛄在小麦上的危害,主要是以咬食种子和幼苗嫩茎为主,把茎杆咬断或扒成乱麻状。蝼蛄一般在表土活动,造成纵横隧道,使幼苗与土壤分离而死亡。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56毫米。黄褐至黑褐色。前足腿节内侧外缘缺刻明显,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棘。1~2个,多数1个。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渐膨大,黄褐色,孵化前深灰色。若虫初孵时头胸细小,腹部肥大,乳白色,复眼淡红色。半小时后体色渐加深,5-6龄后与成虫体色相似。共13龄。 3.发生规律 在华北完成一代需3年(跨4个年度),以成虫8、9龄若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期一年以上,卵期20天,若虫期750天。越冬成虫第二年春季开始活动,于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7月初孵化。秋季若虫长到8、9龄深入土中越冬。次春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为害,6月上、中旬开始蜕皮,至秋季12、13龄时又开始越冬。第三年春季越冬若虫又开始活动。8月上旬若虫老熟,蜕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即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至第四年6月上、中旬产卵。若虫龄期不一,前足特别发达,适宜在土中滑行。夜晚活动,白天多潜伏E土壤深处。越冬深度可达150厘米。成虫有趋光性、趋化性、趋粪性(马粪等)、趋湿性。喜在轻盐碱地内的缺苗断垄、地埂畦堰附近和松软油渍土里产卵,卵产在土中15-25厘米处,雌虫产卵期1个月,一生产卵平均288粒。一般土壤含水量22%-27%最适宜其活动。 编辑:范璐维

[原创]小麦华北蝼蛄的识别

图文简介

华北蝼蛄在小麦上的危害,主要是以咬食种子和幼苗嫩茎为主,把茎杆咬断或扒成乱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