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的储藏特点 (1)吸湿性强、呼吸旺 玉米的胚是谷类粮食中最大的,玉米的胚约占整粒体积的1/3,占粒重的10%~20%,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多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影响其呼吸强度的因素有水份、温度和通气状况等,其中水分是影响呼吸强度的最重要因素。 (2)陈化和酸败 储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但由于酶的活性减弱,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生命力减弱,品质逐渐降低,这种现象叫做“陈化”。高温高湿环境会促进陈化的发展,低温干燥条件可延缓陈化的出现。另外,玉米胚芽含脂肪多,且不饱和脂肪酸多,因此易酸败。 (3)易受黄曲霉素等毒素污染 黄曲霉素是Aspergillus flavus菌和A.Parasiticus菌产生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玉米果穗周围的包皮给黄曲霉菌生长提供了很合适的环境,昆虫是黄曲霉菌的传播媒体。尤其是在成熟期,高温干旱天气促进黄曲霉菌的污染。此外镰刀霉菌产生的毒素也常给玉米的品质带来危害。 2、安全水分 为防止贮藏中玉米的劣化霉变,最重要的措施是水分管理。在一定温湿条件下能保持玉米安全储藏的水分含量范围称为“安全水分”。安全水分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玉米的安全水分为12.9%,不能超过14%。 3、玉米的储藏方法与管理措施 玉米的储藏方法有籽粒储藏和果穗储藏2种。玉米贮藏可采取低温储藏、缺氧储藏、低氧低药量储藏等技术。贮期应降低玉米籽粒所含的水分,使新陈代谢缓慢进行,干燥防霉,并合理通风和适时密闭,而且注意防治虫害。 编辑:李敏

[原创]玉米的储藏和品质管理

图文简介

玉米吸湿性强、呼吸旺,陈化和酸败,易受黄曲霉素等毒素污染,所以玉米贮藏可采取低温储藏、缺氧储藏、低氧低药量储藏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