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茎 大豆的茎包括主茎和分枝。茎发源于种子中的胚轴。下胚轴末端与极小的根原始体相连;上胚轴很短,带有两片胚芽、第一片三出复叶原基和茎尖。在营养生长期间,茎尖形成叶原始体和腋芽,一些腋芽后来长成主茎上的第一级分枝。第二级分枝比较少见。大豆栽培品种有明显的主茎。主茎高度在50~100 cm之间,矮者只有30 cm,高者可达150 cm。茎粗变化较大,直径在6~15 mm之间。主茎般有12~20节,但有的晚熟品种多达30节,有的早熟品种仅有8~9节。 大豆幼茎有绿色与紫色两种。绿茎开白花,紫茎开紫花。茎上生茸毛,灰白或棕色,茸毛多少和长短因品种而异。 大豆茎的形态特点与产量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株高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O.8304,茎粗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0.5161。对亚有限品种来说,株高与茎粗的比值在80~120之间产量稳定。主茎节数与产量相关也颇显著。有资料表明,单株平均节间长度达5 cm,是倒伏的临界长度。 按主茎生长形态,大豆可概分为蔓生型、半直立型、直立型。栽培品种均属于直立型。大豆主茎基部节的腋芽常分化为分枝,多者可达10个以上,少者1~2个或不分枝。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及强弱决定着大豆栽培品种的株型,按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大小,可分为张开、半张开和收敛三种类型。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又可将株型分为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三种。 (三)叶 大豆叶有子叶、单叶、复叶之分。子叶(豆瓣)出土后,展开,经阳光照射即出现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在出苗后10~15 d内,子叶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和自身的光合产物对幼苗的生长是很重要的。子叶展开后约3 d,随着上胚轴伸长,第二节上先出现2片单叶,第三节上出生一片三出复叶。 大豆复叶由托叶、叶柄和小叶三部分组成。托叶一对,小而狭,位于叶柄和茎相连处两侧,有保护腋芽的作用。大豆植株不同节位上的叶柄长度不等,这对于复叶镶嵌和合理利用光能有利。大豆复叶的各个小叶以及幼嫩的叶柄能够随日照而转向。大豆小叶的形状、大小因品种而异。叶形可分为椭圆形、卵圆形、披针形和心脏形等。有的品种的叶片形状、大小不一,属变叶型。叶片寿命30~70 d不等,下部叶变黄脱落较早,寿命最短;上部叶寿命也比较短,因出现晚却又随植株成熟而枯死;中部叶寿命最长。 除前面提及的子叶、复叶外,在分枝基部两侧和花序基部两侧各有一对极小的尖叶,称为前叶,已失去叶的功能。 (四)花和花序 大豆的花序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一个花序上的花朵通常是簇生的,俗称花簇。每朵花由苞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构成。苞片有两个,很小,呈管形。苞片上有茸毛,有保护花芽的作用。花萼位于苞片的上方,下部联合呈杯状,上部开裂为5片,色绿,着生茸毛。花冠为蝴蝶形,位于花萼内部,由5个花瓣组成。5个花瓣中上面一个大的叫旗瓣,旗瓣两侧有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翼瓣;最下面的两瓣基部相连,弯曲,形似小舟,叫龙骨瓣)。花冠的颜色分白色、紫色两种。雄蕊共10枚,其中9枚的花丝连呈管状,1枚分离,花药着生在花丝的顶端,开花时,花丝伸长向前弯曲,花药裂开,花粉散出。一朵花的花粉约有5000粒。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柱头为球形,在花柱顶端,花柱下方为子房,内含胚珠1~4个,个别的有5个,以2~3个居多。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花朵开放前即完成授粉,天然杂交率不到%。花序的主轴称花轴。大豆花轴的长短、花轴上花朵的多少因品种而异,也受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影响。花轴短者不足3 cm,长者在10 cm以上。现有品种中花序有的长达30 cm。 编辑:李敏

[原创]大豆栽培技术(四)

图文简介

大豆茎包括主茎和分枝。大豆主茎基部的腋芽常分化为分枝,多者可达10个以上,少者1~2个或不分枝。大豆叶有子叶、单叶、复叶之分,复叶又由托叶、叶柄和小叶三部分组成。大豆的花序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且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